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制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信息已經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移動支付、電子卡的使用等,網絡已成為大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享受網絡在給人們提供極大便利的同時,網絡安全問題也成為大學生關注的首要問題。

網絡安全從本質上講,就是網絡上的信息安全。從廣義上講,網絡傳輸的安全與傳輸的信息內容有密切的關系。信息內容的安全即信息安全,包括信息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網絡中的安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群體的成長成人成才。個人信息一旦遭到泄露,就可能被頻繁滋擾,更有大量信息進入黑灰產業鏈,被用于電信詐騙、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威脅公民的人身財產、社會公共利益,甚至危害國家信息安全。作為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艱巨任務的學生是使用網絡的活躍群體,我們既是網絡的受益者,同時在面對網絡安全問題頻發、網絡良莠信息混雜、辨別信息真偽的難度增大、不負責任議論誤導日益增加、網絡借貸惡性事件頻發,在此新的形勢和條件之下,學生的網絡安全問題就成為了一個亟需關注和解決的突出現實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使用手機軟件時,謹慎授予應用“發送短信”、“讀取短信”、“查看通訊錄”等權限;不隨意點擊參與測試、調查、中獎等未知鏈接;不掃來歷不明的二維碼;公共場所盡量不使用沒有密碼的免費WiFi;快遞單上的個人信息要撕除或者涂抹后再丟棄;網絡平臺發照片時注意是否暴露個人信息,盡量不曬火車票、飛機票、登機牌、位置信息等含有個人信息的照片。

網絡詐騙是網絡犯罪分子使用各種騙局策略來獲取設備或網絡,勒索錢財或竊取有價值的信息。網絡釣魚詐騙、魚叉式網絡釣魚詐騙、誘餌詐騙、技術支持詐騙、保護移動設備、物聯網設備都是常見的詐騙方式。面對網絡詐騙,我們要萬分小心。如果不幸遭遇網絡詐騙,我們要做到保持冷靜、確定損失,盡快報警、防止二次受騙,想盡辦法、及時止損,搜集證據、妥善保存,選擇正確的報案地點。遭遇網絡詐騙不要慌,一定要穩定心態,借助第三方力量及時止損,開展后續追回動作,同時,也要吸取教訓,協助政府抓捕詐騙組織,有利于整個社會的穩定和諧。

數字大潮席卷而來。作為數字時代的學生的我們,擁有數字思維,具備數字素養,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學習、工作、生活和創新的各類應用場景,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讓我們勇立數字時代潮頭,共同擁抱數字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