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建筑工程學院的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工作以實踐為載體,加快產教融合的步伐,依據區域的產業發展需求,以學院與企業和社會的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學院加強星火創新創業虛擬教研室在創新型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高水平項目培育的孵化作用,提出實施“一體兩翼雙驅動”創新創業實踐育人模式,從組織主體、平臺載體、運行機制的三維視域出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構建一個“校企聯合育人共同體”結合建筑工程學院自身的特點,積極發揮星火創新創業虛擬教研室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科專業方面的優勢,圍繞學校重點工作和學院中心工作,深入挖掘行業內龍頭企業的有效資源,依據區域的產業發展需求,依托企業最貼近市場需求的技術支持,達成校企聯合培養的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共同體。



學院建設創新創業實踐育人“雙翼載體”,星火創新創業虛擬教研室從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兩個維度出發,建設星火科學研究實驗室和星火科技創新工作室。星火科學研究實驗室注重用創新教育強化學生的學研究能力培養,激發學生探索科研的意識,培養學術興趣和研究能力;星火科技創新工作室,注重用創業教育突出實現高質量就業,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可持續地孵化高科技創新創業項目。星火科學研究實驗室以教師為研究主力,帶動高年級本科生。由企業實踐導師和高校專業導師指導學生明確研究方向,帶領學生形成科學研究團隊,致力于探索學術課題、攻克技術難關,形成論文、項目、專利等科研成果,激發學生的科學研究熱情,帶動升學深造的科學研究氛圍。星火科技創新工作室,以高年級本科生為主力,帶動低年級本科生,依據星火科學研究實驗室的研究課題,由企業實踐導師和高校專業導師點撥學生,開展科創新項目打磨、創新創業實踐項目落地、實習創業模擬演練、科技類社團指導,鍛煉一支創新意識強、能力高、具有創業精神和能力的學生團隊。
形成學術型和應用型人才、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雙驅動”動力循環,充分發揮學生工作隊伍的黏合作用,形成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融合驅動,發揮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黏合劑”作用,合力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創業實踐育人模式。
建筑工程學院始終秉承“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的育人觀念,加強新時代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工作,不斷加快創新創業實踐育人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