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青島黃海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在知新樓201教室舉辦了2024名師講堂第三期,本期講座以“土木工程發展探路-海洋風能利用和管道輸運智能分析預測”為主題,吸引了眾多師生的目光。講座由建筑工程學院院長王來主持,特別邀請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空間結構研究中心主任周岱教授作為主講嘉賓。建筑工程學院全體教師及學生代表參加此次講座。
王來首先對周岱教授的科研經歷與學術成就進行了簡單介紹,并強調了人工智能在建筑領域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周岱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并從“海洋工程風場高精度智能預測”、“海洋風電效能分析與智能優化”兩個維度生動地闡述了其科研團隊在人工智能與海洋風電工程結合領域的創新思路和突破性成果。周岱教授在講座中強調:人生重要的不是起點的高低,而是持續的努力;大學階段的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的鍛煉和知識獲取能力的培養,這些寶貴的素質和能力會伴隨我們一生,使我們不斷進步,探索未知。
講座結束后,王來進行了總結發言,對周岱教授的精彩報告表示了衷心感謝。他指出,科研工作者的人生是由“目標+追求+勤奮+執著”構成的,廣大師生應樹立正確的科研思想,勇于突破自我,發揚科學家精神,勇攀科技高峰。
本次名師講堂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學院師生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也加深了學院與上海交通大學之間的學術交流。未來,青島黃海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將繼續舉辦此類活動,為師生們搭建更多學術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共同推進學術研究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附:
周岱教授簡介:周岱,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二級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空間結構研究中心主任,海洋研究院副院長,歷任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國防科研辦主任兼科技處副處長、學科發展與建設處處長、招投標與政府采購處處長等職。主要從事結構風工程與結構振動控制、海洋結構物流固耦合理論、海洋風電技術與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方問的研究工作。先后獲得省部級和全國行業領域科技獎勵8項,包括排名第一獲上海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排名第四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入選上海市領軍人才計劃、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計劃,獲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排名第一獲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獲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獎。主持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3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教育部和上海市重大重點科研項目5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