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黃海學院堅持把人才培養作為大學的核心使命,堅持以生為本、以師立校的辦學理念,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堅持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定位,著力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一線需求,理論基礎實、專業能力強、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具有創新創業潛質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基本教育狀況
學校近年來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要,不斷培育新興專業,進行專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突出專業集群建設和專業方向凝練,同時升級改造傳統專業,淘汰不適應社會需求變化的專業。現有本科專業41個,其中工學類專業14個,管理學類專業9個,經濟學類專業3個,藝術學類專業10個,教育學類專業1個,文學類專業2個,醫學類專業2個;現有專科專業31個,土木建筑大類4個,裝備制造大類5個,交通運輸大類2個,電子信息大類4個,醫藥衛生大類4個,財經商貿大類4個,文化藝術大類3個,新聞傳播大類2個,教育與體育大類3個。
高等教育綜合改革
近年來,學校不斷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積極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大課程建設和改革力度,大力推動教學方式和手段改革,教育教學質量取得了顯著提高。
1.優化學科專業布局
確立面向區域、面向海洋的學科專業發展思路,建立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信息監測預警機制,進行專業動態調整。學校近年來主動對接青島“956”產業新體系,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文化創意、商貿服務、機械設備5個產業對應的專業集群,著力強化智能制造、大數據、跨境電商、影視藝術等4個校級應用型專業群建設。
2.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緊緊圍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努力實現專業與產業對接,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企業的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實現學校與企業的良性互動,校企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共同設計課程、共同開發教材、共建教學團隊、共建實驗實習平臺。
3.課程建設和改革
為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構建了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素質、知識、能力協調發展的課程體系。擴大學生學習的選擇權,加大選修課的比例;減少理論課程學時,加大實踐課程學時;搭建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素質和技能;探索實施了“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框架。
4.教學方式和手段改革
加強教師崗位培訓與能力提升,要求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為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方式與方法。積極探索任務驅動、項目導向、問題教學、案例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MOOC、微課、在線開放課程等網絡課程,探索基于信息技術手段的多樣化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突出以問題為中心學習法。改革考試考核內容和方式,注重考察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非標準答案考試。
質量工程項目和教師教學獲獎
近年來,學校先后獲批山東省民辦本科高校優勢特色專業5個、山東高校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1個、民辦高校內涵提升和基礎能力建設項目7項、青島市市校共建重點專業5個、青島市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專業2個、青島市中高職專業辦學聯盟項目1個、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教師積極將自己的學術成果運用于教學過程,促進了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依托專業建設成果經驗總結,學校2018年獲山東省第八屆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三項,2022年獲山東省第九屆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三項、獲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一項。現有青島市教學名師5人,在全國高校教師微課教學比賽中,獲國家級獎勵32項、省級獎勵6項;在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中,獲獎7項;在山東省民辦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中,獲獎1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