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
我校現有通識選修課按所屬學科分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藝術體育、工程技術、綜合類等六大類系列課程,隨著教育形式的發展以及我校人才培養要求的變化,這些分類已不能適應新的教學要求。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對藝術教育、創新創業的要求,以及我校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工匠文化、創新文化“四文化融合”育人的特色,將現有課程歸屬調整為歷史文化、科學技術、創新創業、藝術審美、哲學智慧、經濟管理和國際視野七大類別。后續通識選修課的建設要依據此類別進行,爭取建設一批符合我校發展戰略和特色的通識課程,突出培養學生的文化內涵、科學精神、創新能力、審美標準、國際視野、批判思維等能力。
通識選修課的開課學院由課程學科歸屬學院負責。在線課程(爾雅課程、智慧樹課程)由教學工作部負責。為突出學院學科優勢,建議每個開課學院以課程團隊建設一批符合學院特色的通識課程。課程盡量每學期都能開出,連續三學期不能開出,將停止開課。
一、歷史文化
通過本系列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于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和文化有切實的認識和理解,對于文化傳承有著生動的體會和主動的擔當。
二、科學技術
通過講授數學、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的重要知識點、方法論或發展歷史、現狀和趨勢等,增長學生的基礎科學素養,使學生逐步建立對于人類自身和世界的科學態度,塑造理性批判、數理邏輯、科學探索和求實創新的精神。
三、創新創業
通過本系列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在創新思維、創新理念、創業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
四、藝術審美
通過藝術審美教育,增強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提高綜合創造與表達能力,同時促進學生對古今中外優秀藝術作品的了解、對人類文明真善美理念的熏染。
五、哲學智慧
通過學習哲學原典,讓學生真正進入思想的層面,領略東西方的哲學智慧,形成具有科學方法論和批判性思維把握的能力。
六、經濟管理
使學生了解經濟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和基本方式,對經濟管理的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七、國際視野
通過了解外國歷史、文化、政治、經濟、風土人情等,著重培養學生開放包容的世界眼光與國際視野。
通選課相關附件
教學工作部
2019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