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有功能的,
它們的出現是有原因的,
并且我們也需要它們。
請和我一起看看情緒能為我們做些什么?
1.情緒激發行為,為我們的行為節省反應時間
例如,當母親覺察到危險時,害怕和恐懼的情緒使得母親會立刻警覺,迅速做出保護孩子的舉動。
2.情緒是我們與他人聯系的紐帶
情緒通過面部表情傳遞,比言語信息更快,并且我們的情緒會影響他人。例如當朋友得知自己獲獎歡呼雀躍時,我們報之以笑容或者表現出驚喜,這些表情恰恰是在和對方分享其喜悅的情緒,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咬緊牙關瞪大眼睛時,不需要通過詢問我們就知道他處于生氣的狀態,于是行動可能會變得小心以免激惹對方。
3.情緒給我們自己傳遞信息
情緒可以給我們傳達關于處境的信息,如果情緒能夠幫助我們去檢驗事實,這會很有幫助,但如果我們把情緒引發的想法當作事實可能就會導致自己忽略事情的真實情況造成麻煩。例如,我們對即將到來的考試感到緊張和不確定,在此情緒下我們認識自己的不足后投入地復習,查缺補漏,從而可以增加確定感和通過考試的可能性。倘若我們在緊張情緒下斷定自己是沒有能力的,那可能會導致我們喪失自信,停止復習消極應對考試。

情緒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但由于帶來的體驗不同,我們似乎更喜歡歡快的情緒多一些,而我們對一些負面消極情緒的抗拒往往導致我們難以忍受,進而容易產生一些沖動的、對人際關系有破壞性的行為,因此調節情緒,尤其是那些讓我們感到不適的情緒也就非常有必要。DBT指出對情緒進行觀察、描述、命名有助于調節情緒,那么該怎么做呢?
當情緒來敲門,如果我們放任其處于一個混沌的狀態,不加以具體的描述,可能會讓我們在情緒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他人想要理解我們也會變得困難。
DBT為我們列出了情緒幾個要素,幫助我們系統地整理情緒的全貌。下面請你根據以下幾個要素相應的描述來猜猜可能是什么情緒:
1.誘發事件
失去某物或某人且無法挽回;
發現自己是無力和無助的;
事情比你想的要糟糕;
和你愛的人分離;
錯過某些人;
努力但沒有得到想要的;
聽到或讀到世界上其他人的痛苦或困難;
陪伴在痛苦中的人;
孤獨,感覺被隔離,像個外人;
……
2.對誘發情緒的事件的解釋(想法)
相信和某個人分開會持續很久且沒有盡頭;
相信你都不會得到生命中你想要的或者需要的;
認為你的人生和事情沒有希望;
相信你是沒有價值或者不珍貴的;
......
3.生理變化和體驗(軀體)
感到勞累;
好像不能停止哭泣;
無精打采,想要在床上待一天;
吞咽困難;
感到胸腔和內臟空了,疼痛感;
頭暈眼花;
感到空虛;
……
4.表達和行為
避免一些事情;
少言寡語或不說話;
語速變慢,語調變輕;
皺眉、眼睛低垂;
啜泣;
放棄,不再嘗試進步;
避免社交接觸;
……
5.情緒的后續影響
不再記得開心的事情;
沉思不好的事情;
變得敏感易怒;
失眠;
消極的人生觀;
……
當然,根據情緒的不同強度和帶來的體驗,還有許多詞可以來幫助我們更具體地描述悲傷,例如:
傷心、失望、遺憾、沮喪、絕望、憂傷、灰心、不安全的、低落、憂郁、悲慘、懊悔、孤獨、悲痛、苦惱、不滿、拋棄、不開心、悶悶不樂……
這也是DBT描述情緒的最后一個要素:命名情緒。
為幫助大家更好地記住這些要素,
我們整理了以下提問清單:
小結:在遇到生活事件時,借助DBT列出的6要素——誘發事件、對誘發情緒的事件的解釋、生理變化和體驗、表達和行為、情緒的后續影響、命名情緒有助于厘清情緒。我們可以選擇在日記本中寫下來,或者是向身邊的人傾訴,相信通過描述情緒的這些側面,我們能更好地認識是何情緒困擾著我們,情緒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漸漸也會得到緩解和宣泄。
Ps:轉載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