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咨詢師的工作并不是給你提建議
他們不是來告訴你是否應該離婚或辭職的。“咨詢師真正的工作是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或者你理解世界的方式,”Smith說。“咨詢的過程不是去給出好的建議。”
當然,他們可能會告訴你一些應對抑郁、焦慮或雙相情感障礙等精神疾病的策略;但當涉及到你的個人生活決定時,他們更多的是扮演一個推動者。Howes說:“你去接受咨詢是真的想把你的權力交付給別人,還是你想學會主宰自己的人生?”
02
咨詢師可能也會去看心理咨詢師
Howes說:“我永遠不會相信一個沒有接受過心理咨詢的咨詢師。”根據這些專家的說法,大多數心理咨詢師確實接受過心理咨詢——也許不是一直持續,但至少在他們職業生涯中的某個時候。Smith說,大多數心理學研究生項目甚至會要求學生參加心理咨詢。
03
大多數心理咨詢師不會給你開藥
Bufka說,這通常是精神科醫生或家庭醫生的工作,而不是心理學家或社會工作者負責的事。如果你有興趣嘗試的話,你的咨詢師當然也可以與另一個醫生合作,來幫助你接受藥物治療。
04
并不是必須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你才能去心理咨詢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你必須‘瘋了’才能去接受心理咨詢,”Howes說。“人們去接受咨詢的原因有很多,與疾病無關。以及如果有人確實因為心理疾病去了心理咨詢,那也沒什么好羞愧的。你會與專業人士溝通并尋求幫助,就像如果得了其他疾病你也需要尋求幫助一樣。”
當人們感到掙扎但還未筋疲力盡時,通常會感到對于是否去咨詢感到很猶豫,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需要。Bufka說:“但如果你感到停滯不前或被壓垮了,或者你無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這就是你需要找人談談的信號。”
05
你不會成為咨詢師和朋友聊天的談資
“首要原則是保密,” Howes說。“如果我和朋友或家人談論我的來訪者,我很快就會被吊銷執照。”不過,他們可能會與一小群信任的同事進行特定案例或更廣主題的討論。
Smith說:“我們的小組每隔一周或每月開一次會,討論棘手的案例,并從同儕那里獲得反饋。但我們討論案例時會隱去身份等可識別信息。”
06
咨詢師也不會上網搜索你
Smith說:“我認為這種行為在沒有得到來訪者許可的情況下,某種程度上講是越界的,這幾乎違反了保密性。”
咨詢師們更愿意和來訪者談論他們拋出的話題,而不是強迫來訪者解釋周末在社交網站上曬出的照片有何深意。Howes說:“我不去搜索我的來訪者,因為我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在咨詢室里發生。”
07
咨詢師可能不會在公共場合與你相認,除非你主動打招呼
不用擔心約會時在餐館里碰到他們時聽到:“嘿,很高興看到你出來走走。”Bufka說,普遍的共識是,咨詢師不會在公共場合和你打招呼,除非來訪者主動這么做。以及即便這樣,他們也不會承認自己是你的咨詢師,除非你先挑明。
所以,你可以毫無負擔地隨意跟他們打招呼,你可以把他們當作你的咨詢師/瑜伽老師/鄰居介紹給其他人,或者完全忽略他們,這完全由你做主。如果你擔心的話,你也可以提前跟咨詢師溝通。
08
只是去接受咨詢不一定會有幫助——你必須主動參與其中
心理咨詢不像感冒發燒去看醫生,打針吃藥就可以離開了。它需要合作——而不是被動地坐著等待結果。Howes表示啊:“來訪者認為坐在那兒咨詢就會起效,這是很令人失望的。他們希望咨詢師問一大堆問題,就像在尋寶。”
但如果來訪者做好了準備并愿意談論是什么讓他們來到咨詢室,他們的咨詢目標是什么,這可以讓整個過程更加協作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