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應繪畫系邀請,王民德教授在我校知韻樓301會議室作題為《從風格到觀念:藝術批評視野的轉變》專題講座。藝術學院教授王民德、繪畫系主任于健 、專業教師鄒萍、楊曉麗、劉文正、蘇森等參加講座,講座由繪畫系主任于健主持。
講座上,王民德教授表示,我們正處在一個多元化的藝術時代,全球化,東西方藝術的交匯與碰撞,傳統風格,現代風格,架上,裝置,行為,影像,綜合材料,等等這一切,構成一個多元化的藝術時代。如何來審視、把握多元化時代的藝術格局?
對此,王民德教授提出了幾個核心概念:媒介,框架,風格,觀念,視野。通過接下來對這幾個概念的詳細講解,同學們對古今的藝術格局有了清晰的認知,并且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
最后,王民德教授還分享了自己對當代中國藝術的危機的見解。
1,把古典藝術、現代藝術、當代藝術混淆了,對藝術認知缺少基本的框架,以傳統藝術的標準看待現代。把風格創新、審美的標準視為藝術不變的真理。
2,忽略了媒介對技法的限制,忽略了媒介材料的審美特性,把水墨畫畫成油畫,在油畫中強調民族性特征,等等。
3,政治的干預。以寫實藝術為例,寫實主義在西方已經走向終結,一是形式內部已經沒有空間,一是寫實油畫的職能已經失效。如果沒有全國美展,寫實繪畫不會成為主流,要么走向商品化,要么走向個人化。
4,民粹主義傾向。認為西方的現代主義受中國畫的影響,印象派確實如此,但不能因此證明中國畫是更高級的藝術的形式,更不能因此走向民粹主義。
王民德,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書法方向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晚清民國碑學書法思潮,文人書法史,現當代美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