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動態
          學院開展工程教育論壇(第2期)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專業建設
          發布時間:2020-06-04瀏覽量:3959

          為持續推進我校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不斷開展符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建設,系統構建和完善面向產出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及持續改進機制,使廣大教師充分理解 OBE教育理念,為今后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奠定基礎,6月3日下午,智能制造學院組織召開第2期工程教育論壇,特邀重慶科技學院何高法教授,面向全校教師作題為"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專業建設"專題講座。智能制造學院院長劉紀新、教學副院長曹愛霞及學校部分骨干教師通過騰訊會議共同聆聽了本次報告,報告由劉紀新院長主持。

          何教授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常見的三個困惑開始引入,指出專業建設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需要全體老師共同努力、共同實現。通篇報告緊緊圍繞如何進行專業建設這一主題,首先,進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必須深入解讀OBE教育理念,何教授指出,基于“產出”的教育是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核心,以學生為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OBE強調5個問題:目標、需求、過程、評價、改進,那就需要緊緊圍繞這一理念進行五步設計:確定學習成果、構建課程體系、確定教學方法、自我參照評價、逐級達到頂峰,以成果為導向了,根據認證標準、結合自身課程體系,就能達成。其次,在此基礎上按照確定培養目標、細化畢業要求、設置課程體系、實施課堂教學、進行持續改進等幾個方面開展專業建設工作,做好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在解讀專業建設的五個內容時,都以詳細的實施案例為例,解讀如何定位職業特征、職業能力,確定培養目標,真正為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第一步指明了方向和方法。通過坐標圖法解讀畢業要求緊密結合培養目標12條,并具體指出了關鍵性詞語的使用,為我校后期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培養目標指出了具體參考。解讀課程體系的設立緊扣能力培養,以能力達成為最終目標,大綱范例中也讓我們看到了具體的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的對應關系,尤其是考核方式的評定也為我們后期修訂大綱打開了一扇窗。解讀實施課堂教學時,何教授指出了五個轉變(灌輸轉對話,封閉轉開放,重學輕思轉學思結合,重教輕學轉教主于學,知識轉能力),尤其是持續改進部分,以典型課程為例,詳細分析了我們比較困惑的內容,解決了以往評價體系很難體現持續改進的難題。


          何教授的講座,實例非常多、也非常詳盡,從培養目標中詞語的運用到課程大綱中課程目標的設定,再到評價方式中的考核方法,都是從細節入手,老師們聽得入神,受益匪淺。最后,劉紀新院長對此次報告進行總結發言,對何教授的精彩報告表示了誠摯的謝意,他也希望老師們認真理解、吃透精神,為后期我校進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開展專業建設工作奠定基礎,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中能夠將OBE教育理念貫穿人才培養始終。

          本次論壇OBE教育理念的深度進一步挖掘,以豐富的實例為主線,為我校廣大教師掀開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面紗,對我校后期深入推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為做好我校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人物簡介:

          何高法,1972年生,工學博士,教授,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現代設計制造教學團隊負責人。2010 年6月于重慶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博士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于日本東北大學訪問學者;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日本東北大學博士后研究。目前主要教學課程包括:《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現代設計方法》、《有限元分析基礎》等。主要研究方向為納米測量、機械振動測試、微機械電子技術、特種加工技術。近年來主持或主研了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5 項,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20 余篇,其中被SCI、EI 收錄9篇。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