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的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引導廣大積極分子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提高積極分子的思想覺悟,12月7日下午,我院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第十講,在知行樓410多媒體教室進行,本次黨課的主題是《雷鋒精神》,而本次培訓更是由青島黃海學院武裝部副部長、雷鋒班第21任班長李桂臣主講,相信李部長能更深入的帶我們去了解雷鋒精神。
培訓開始,李部長以雷鋒同志的童年故事為引子,引出了當時的社會風氣與雷鋒自幼就展現出的堅韌精神。同時向我們拋出了三個問題:什么是雷鋒精神?為什么學習雷鋒精神?怎樣學習雷鋒精神?
很快,這一連串的問題引起了同學們的沉思。李部長用雷鋒同志做的的一件件好事為切入點,引出了雷鋒精神的核心——奉獻精神。并且強調這是一種具有堅定意志和昂揚斗志的精神,是一種忠于人民忠于黨的精神,這正是我們每個積極分子所要學習的精神。
至于為什么要學習雷鋒精神,李部長為我們講述了一段他在部隊的故事:那年春節的前一天,有三個小姑娘從萊西到部隊看望他和戰士們,他一頭霧水地走進會議室一看,正是他和連隊干部一直資助的三名貧困學生。那天戰士們和三姐妹你一言我一語,談的十分開心,一名戰士也深有感觸地說“指導員不是摳門,他是把錢用在了真正有意義的地方”。故事講到這,在座的同學們對于為什么要學習雷鋒精神都已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了,這種感情正如雷鋒日記中講的一樣“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在這一刻這句話已經刻印在我們的心中。
最后,李部長為我們講述了他在當班長的近3年里對雷鋒的追尋。追尋的道路是艱辛的,遠赴利比里亞維和、上軍校、從陸軍到海軍,環境一直在改變,追尋的軌跡卻從未變化。而這就是如何學習雷鋒精神的最好教材,學習雷鋒不只是學習他的一兩件好事,而是學習他的精神、作風,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這節課我們傾聽了歷史的聲音,也見證了歷史的痕跡,一顆小小的種子已在心中發芽,相信積極分子們會像李部長希望的那樣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追上自己心中的目標——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李桂臣、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1996年12月參軍入伍,2002年任雷鋒班班長,2003年選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五屆代表大會代表、當選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五屆團中央委員。2004年赴非洲利比里亞維和,榮獲聯合國和平榮譽勛章,2019年從海軍陸戰隊退役。歷任班長、排長、指導員、股長、營長、副部長、現任青島黃海學院武裝部副部長(軍事理論教研室主任)。
先后參加了抗洪救災、聯合軍演、奧運安保、國際維和等重大任務,三次立功,多次被評為學雷鋒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指揮軍官,先后受到江澤民主席、胡錦濤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