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挑戰杯|關于“大學生挑戰杯”,你知道嗎?
          發布時間:2021-12-30瀏覽量:3685

            大學生挑戰杯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的簡稱,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和全國學聯共同主辦的全國性的大學生課外學術實踐競賽。" 挑戰杯"競賽在中國共有兩個并列項目,一個是"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另一個則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這兩個項目的全國競賽交叉輪流開展,每個項目每兩年舉辦一屆。

            今天小編先帶你了解一下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全國學聯主辦的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中一項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和群眾性的競賽活動,俗稱"大挑",每兩年舉辦一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起源于天津大學首創的"大學生挑戰杯競賽",自1989年以來已分別在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復旦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大學等成功地舉辦了十三屆,至今由全國各高校爭相舉辦 。

            競賽的宗旨: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

            競賽的目的:引導和激勵高校學生實事求是、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質,并在此基礎上促進高校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發現和培養一批在學術科技上有作為、有潛力的優秀人才。

            競賽的方式: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申報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類作品參賽;聘請專家評定出具有較高學術理論水平、實際應用價值和創新意義的優秀作品,給予獎勵;組織學術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覽、轉讓活動。

            注意事項:畢業設計和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國際競賽中獲獎的作品、獲國家級獎勵成果(含本競賽主辦單位參與舉辦的其它全國性競賽的獲獎作品)等均不在申報范圍之列。申報參賽的作品分為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作者限本專科生。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限定在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6個學科內。科技發明制作類分為A、B兩類: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B類指投入較少,且為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制作等。

            "挑戰杯"競賽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江澤民同志為"挑戰杯"競賽題寫了杯名,李鵬、李嵐清等領導同志以及蘇步青、錢三強、盧嘉錫、周光召、朱光亞、費孝通等一批著名科學家、社會學家也為競賽題了詞。由于"挑戰杯"競賽活動展示了我國各高校的育人成果,推動了高校學生與社會間的交流與合作,已成為高校學生課外科技文化活動中的一項主導性活動,越來越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和各高等院校的重視,在社會上產生廣泛而良好的影響,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成為促進高校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有效方式。

            親愛的同學們,想要了解有關“挑戰杯”的更多知識,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期分享吧。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