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理論基礎實、專業能力強,具有社會責任感、國際視野和創新創業潛質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認真貫徹落實青黃院教發〔2023〕6 號文《關于修訂 2023 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多次組織系部主任及骨干教師到企業、行業調研。
為持續推進專業內涵建設,完善課程體系,提升培養方案的適用性和前瞻性,5月20日上午,智能制造學院召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家論證會。本次論證會邀請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高校的30余位專家教授和海爾數字科技(南京)有限公司、青島澳柯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青島環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吉青工業設計有限公司、中國石化管道局黃島油庫、青島鋼鐵俠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的技術專家,組成專業領域分布合理,校企經驗豐富的專家團隊。
智能制造學院院長劉紀新、副院長陳玉杰、院長助理周淑芳、各系部主任、專業帶頭人等參加本次會議。會議由智能制造學院周淑芳院長助理主持。
本次論證會分為兩個階段:學院匯報和專業匯報階段。
第一階段學院匯報階段:
首先,周淑芳院長助理介紹與會專家和領導,其次,陳玉杰院長代表學院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感謝專家們對學院人才培養工作給予的支持、幫助和指導。同時,陳院長簡單介紹了學校和學院的發展歷程、發展思路、學科、專業建設等,強調學院堅持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最后,周淑芳院長對《青島黃海學院關于修訂2023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進行解讀匯報,重點強調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基本內容要求等。希望各位專家針對人才培養方案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第二階段專業匯報階段:
專業匯報共設置四個分會場。
第一分會場,機械工程系、工業設計與圖學系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論證會在知行樓301智慧教室召開。
機械工程系各位專家就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和課程建設等內容論證。其中,針對人才培養目標,專家提出必須剖析專業,明確專業定位,體現專業特色,為后面的畢業要求和課程體系做好鋪墊。建議畢業五年達成目標中補充國際視野拓展。針對課程體系,各位專家詳細分析了部分課程開設的必要性,邏輯性以及學分設定的合理性,課程的建設務必提升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度,同時也要匹配學生的就業需求,基于現有的課程,建議補充人工智能相關課程。其中也著重強調了機械制圖和數字化設計課程的融合,建議授課老師要轉變思維,緊跟時代。
智能交互設計專業專家針對匯報內容結合人培方案提出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指出要進一步規范人才培養方案表述體例,突出工作過程與專業課程體系間的對照關系。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孫峰提出在授課內容中應增加色彩認知課程的比例,為學生后續的升學就業打下堅實基礎。青島吉青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技術主任馬建宗工程師提出應適當增加CMF課程,并注重學生軟件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基礎材料成型工藝意識的培養。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姜穎道博士提出在專業選修課中可加入一些虛擬現實課程,與國際前沿接軌,強化交互設計專業特色,將智能交互設計專業與藝術類產品設計專業進行區分。
第二分會場,電氣工程系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論證會在知行樓301會議室舉行。

本會場各位專家從目標定位、課程體系、課程名稱、教學安排等多方面提出了建議。主要包括:第一,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精準定位,確定培養主線,體現專業辦學特色;第二,增加應用性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學生步入職場打好基礎;第三,對標工程教育認證標準,設置相關課程;第四,針對機器人工程專業多學科交叉的特點,部分課程可集合全校師資條件;第五,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家一致認為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加強單片機、PLC、數電模電等基礎課程的實踐環節;將認識實習提前化,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之前先對企業的工作流程有基本的了解,幫助學生加深對專業的認識,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就業方向;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將企業典型案例融合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深入了解企業行業當前的主要技術。同時張民教授還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指導教師如何通過教學改革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分會場,電信工程系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論證會在知行樓401會議室舉行。
青島理工大學周教授提出,在專業課程與畢業要求矩陣中,畢業實習、科技創新實踐以及部分實踐課程對畢業要求的支撐點過多,實現起來存在一定困難。同時提出,在專業任選課中可設置部分限選課,更好支撐培養目標,以及在培養目標中不能出現“部分”字眼。山東科技大學王卓鵬教授和王學水教授提出,電磁場與電磁波對于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來說比較重要,可設置為專業主干課程,并增加學時,同時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兩個方向提出修改建議。梁曉林高工從學生就業角度,提出部分課程學時太少,學生可能掌握的不夠好,可以將和工作切合度較高的課程提高學時,為以后就業打好基礎。
第四分會場,車輛工程系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論證會在知行樓107會議室舉行。
參會的專家針對2023版車輛工程專業人培進行了討論,其中山東科技大學的王建春主任從專業工程認證的角度對人培進行了專業的指導,重點強調了課程矩陣的重要性;山科大胡教授以應用型本科培養為切入點,建議專業課程體系中融入一定的車輛制造相關方面的課程;另外校內呂釗欽教授強調了專業課程之間的相關性和邏輯性,突出課程體系前后的對應性。除此之外,飛宇國際汽車城的田國華和環球集團的趙天潔等工程師針對車輛專業學生的就業面進行了指導,指出了當前學生畢業的崗位要求,建議課程中融入一定的軟件開發等方面的課程。
最后劉紀新院長作了總結發言,與會專家圍繞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的構架、各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設置、教學內容的規劃、實驗實踐教學及學時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指導意見和建議。專家們還就如何進一步突出我校的優勢和發揮專業特色,加強文化育人、與企業深度融合等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形成了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綜合意見。學院將根據專家們的意見,結合實際,進一步優化2023級人才培養方案。
此次論證會對于我院加強專業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打造特色專業,推動本科教學內涵式改革具有深遠意義。學院將以省級現代產業學院、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為主要抓手,深化學校、企業參與、行業指導、政府支持的協同育人機制,實現學校培養、企業實踐同頻共振,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再次感謝所有與會專家對學院人才培養工作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