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是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是院校為謀求自身發展,抓好教育質量,而采取與企業合作的方式,是一種注重培養質量,注重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注重學校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模式。校企合作有針對性的為企業培養人才,注重人才的實用性與實效性;做到了應社會所需,與市場接軌,與企業合作,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工業設計與圖學系邀請青島黑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設計負責人倪冉2023年11月10日來我校為 2022 級本科智能交互設計專業學生授課,授課內容依托課程《計算機輔助三維設計Ⅰ(RHINO)》和《人工智能基礎》。

倪冉本科就讀于安徽農業大學藝術設計專業,并成功保研繼續深造。畢業后任職于青島黑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至今。曾參加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數字中國背景下“徽州三雕”文化資源傳承開發與集成應用,在安徽農業大學學報、信陽農林學院學報、藝術與設計(理論)上發表期刊論文,并在專業賽事“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安徽省百所高校百萬大學生科普創意創新大賽”等比賽中獲得獎項。
在課堂上,倪冉將設計創意、人工智能和計算機技術有機融合,旨在培養“人工智能+交互設計”的跨學科復合型精英人才。將設計理論、設計表現、計算機輔助設計、設計評價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專業技術知識有機融合到專業教育中,將設計能力與工程技術實施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將職業規劃、企業文化等納入到教學內容中,重點介紹了智能交互設計及制造業發展的新潮流、新趨勢,介紹交互設計、UI設計、智能產品設計、3D打印技術領域服務。使學生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成為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創新創業潛質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通過設計思維的講解,構建“模仿設計—改良設計—創新設計”遞進式課程體系。通過自身經歷,強調參加專業賽事的重要性,“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賽教融合”,實現手繪設計到三維掃描、CAD軟件正向、逆向設計,運用3D打印完成零件的加工,實現學生從創意→設計→加工進階式培養。倪冉通過自身藝術設計的專業特點,表明智能交互設計專業應集藝術與技術于一體,增強課程趣味性,涵蓋藝術類、技術類課程,作為一個應用型專業,新鮮有趣,創意無限,學生的個人興趣、專業特長和未來事業才可以在交互設計中得到高度統一。
課程結束后學生自由提問環節,學生踴躍提問。現場互動氛圍熱烈,交流過程收獲滿滿。在互動提問環節中,同學們積極踴躍提出前沿科技、企業人才需求、大學生創業、個人能力提升、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等問題,倪冉結合具體數據、案例和自身經歷,進行了精彩解答,同時也在學業選擇、職業規劃、就業能力培養等方面給予同學們中肯的建議。告訴學生可在互聯網行業、娛樂游戲業以及新興智能產業(智能汽車、機器人等)等領域從事交互設計、體驗設計、用戶研究、產品經理、大數據可視分析,以及AR/VR、語音交互等多模態自然交互技術開發與設計等工作,就業范圍廣泛。

聯合培養聚焦信息化、工業化融合發展,將形成政校企資源優勢互補,實現教育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為教育提供實踐場景和專業指導,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解決方案,打通技能人才從畢業到就業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