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48歲的廖俊波,離開了他所熱愛的土地和人民,沒有留下只言片語,僅把腳印留在了熱土上,把口碑印在了民心里。凡是廖俊波工作過的地方,百姓們談起他無不傷心動容,關于他的親民愛民故事訴說不盡。俊波雖去,但是人民沒有忘記他,在心中為他鑄起了一座永恒的豐碑。追憶他的生平,可以清晰看到,公仆本色、不忘初心,是他的真實寫照。
斯人已逝,風范長存。我們除了對廖俊波表達敬仰與懷念,更重要的是要以他為鏡,學習他做人做事,傳承和發揚他的政治品質、公仆情懷、敬業精神和崇高品格。
要像廖俊波一樣不忘初心,牢記入黨誓詞。換屆時,組織給他安排了條件艱苦、級別較低的政和縣委書記一職時,他說:“組織把我放在哪里都是信任,縣委書記可以做的事有很多,對我來說已經是重用。”在政和任職4年間,廖俊波盡心盡責、用心用情做好工作,改變了一方城鄉面貌,贏得了“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稱號。他用行動表明,自己說的話發自肺腑,自己對黨的忠誠經得起考驗。
要像廖俊波一樣不忘初心,敢于擔當責任。廖俊波常說:“只要是為百姓謀利,你們就大膽去做,出了問題我擔著。”他主政一方,絕不墨守成規,敢于推陳出新,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為解決“公章旅行”問題,他在全省首創“并審聯批”制度;為推進精準扶貧,他在全國率先開展小額扶貧貸款試點;為加快新城建設,他推出了“派單綜合審批包”制度……
要像廖俊波一樣不忘初心,自覺為民造福。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廖俊波始終把群眾裝在心里,事事想著群眾。他帶頭深入貧困村駐村蹲點調研,把脈問診;每年春節期間,他都到群眾家中,和群眾促膝長談;他帶頭正風肅紀,把抓黨風廉政建設作為頭等大事……對照廖俊波,我們各級領導干部更應該牢記,奉獻是黨員干部最神圣的職責,黨員干部就要始終心系群眾,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賢,是做人做事的榜樣和楷模。共產黨員廖俊波,就是我們的身邊之賢。踐行“兩學一做”,就是要廣大黨員干部對照黨章黨規,對照像廖俊波這樣的先進典型,把自己擺進去,經常自省修身,不忘初心。接過他手中的接力棒,走好他未走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