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十萬制硯師--陳光

陳光是青島黃海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2012級的學生,在步入大學之前,他對古硯和雕刻一竅不通。2014年夏天,陳光到古硯博物館勤工儉學,才發現自己對于石器雕刻居然有著超乎尋常的喜愛。恰逢黃海學院博物館開展“大學教育第二課堂”點單式培訓項目,并充分利用和發揮博物館志愿者集聚的文化人才資源優勢開展培訓,陳光的愛好得意如愿以償。
“14年6月份,我在學校勤工儉學期間,看到博物館老師利用業余時間創作玉雕作品,親眼見證了一塊普通的石頭變成了一件情趣盈然的玉器。”陳光說,這種神奇的變化讓他對雕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老師那要了一塊壽山石邊角料,自己嘗試著雕刻,幾天時間,雕出了一個小茶壺,看起來還有模有樣。從此之后,他就著迷于雕刻,最初,他用青田石、壽山石這些材質較軟的石料雕茶壺、樹葉,慢慢地他轉而雕刻硬度更高的石材,跟著老師學習制作手工硯臺。“我們學校博物館有古硯展廳,收藏了百余塊古硯臺,我幾乎天天泡在里面,一呆就是幾個小時,揣摩古硯的造型及雕刻手法等等。”陳光說。
通過博物館的幫助,陳光從網上買來石料、雕刻刀,學習大量相關知識。“做硯臺的石頭硬度大、密度高,和玉雕不一樣。每塊石頭拿到手上,都是我的寶貝。有時要端詳它幾天幾夜,翻來倒去琢磨到底要把它雕刻成什么樣。”陳光強調,自己總是反復想很多遍才去動手,在石頭上畫圖,也是一遍一遍地重復,直到滿意為止。
早在2015年10月,在該生還未畢業時,就有企業年薪十萬與生青島德硯堂制硯有限公司簽訂就業協議,從事制硯工作,畢業之后陳光如愿以償的盡到了公司,繼續堅持著自己對硯臺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