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副書記校長助理陳玉水組織召開新學期開學后勤保障會議
為做好新學期后勤保障與服務工作,確保開學前后后勤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后勤保障部于8月28日在辦公樓201會議室召開了以堅定信心、勇于擔當作為,奮力開創后勤工作新局面的新學期開學工作會議。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助理陳玉水、后勤保障部部長殷錫賢、副部長崔明明、部長助理楊健以及各中心主任、副主任及總工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陳玉水同志主持。
會議首先,陳玉水副書記總結了后勤保障部大部制改革以來的主要工作,給與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學校后勤保障工作先行先試率先實施大部制,后勤保障部成立以來各項工作成效顯著,工作人員狀態良好,工作中勇于承擔責任的現象蔚然成風,后勤保障能力與服務水平較往年相比有了很大提升,特別是在2018年暑期中后勤保障部做了大量工作,無論是校容校貌綜合治理,還是暑期各項教學和生活設施檢修,基本達到學校要求。然后,后勤保障部部長殷錫賢、副部長崔明明、部長助理楊健分別對開學前后工作進行安排,對今后工作注意事項進行了強調。
最后,黨委副書記、校長助理陳玉水做了總結講話。他指出,8月28日后勤正式進入開學后工作,學校的后勤工作由各中心掌握,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定好位,體現出精氣神和人生格局。
一、確認學生消費性角色。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普及化,教育事業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和重要支柱,教育產業化和服務性特征逐漸成為發展共識。教育的基本產品是教育服務,服務對象是大學生,學校和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交換性消費關系。值得注意,教育的公益性屬性和教育消費的特殊性決定了學生消費者身份的多重屬性。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學生既是“被管理者”、“需求者”、“消費者”等消費行為客體,又是生產資料的輸入者和行動主體,學生自身素養、學習行為和學習需求會影響教育改革的質量水平。
二、確立服務為中心的學校管理理念。傳統學校是以管理為中心的,由管理為中心向服務為中心的發展戰略的轉變,是學校發展的頂層設計,“以學習消費者為中心”的教育思想體現學校的價值取向,決定學校的辦學思路、發展戰略和行動方向,高等教育發展應確立學習消費者為中心的教育服務理念,整合學校、社會等多方資源致力于服務學生(學習消費者)需求,引導學生成長與成才。
三、建立學生(學習消費者)反饋機制和社會應合機制。建設路徑是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轉變,改變由學校高層決策者決斷制度的狀態,建立學生反饋機制和社會應合機制,要求政策制定者必須“俯下身”認真傾聽學生之聲、了解學生之需、滿足學生之求。同時,立足學校,放眼社會,主動吸納社會意見和公眾意愿樹立學生(學習消費者)中心的服務意識,保障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知情、選擇、訴訟、安全等方面權益,引導學生實現人生目標。
此外,他還要求各中心要認真完成新學期開學各項工作任務,密切聯系工作實際,抓好貫徹落實,后勤保障部全體干部員工在新學期要全面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堅持“耐心、細心、貼心、用心”四心服務態度,深化“品牌、質量、標準、責任”“四個意識”,踐行“服務無止境,優質、高效、便捷、規范”服務宗旨,敢于創新,勇于擔當,以全新的姿態、蓬勃的精神為師生提供更好的服務,為學校教育活動順利開展做出應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