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黃海學院“大后勤”服務育人的功能實踐
努力建設地方應用型品牌大學
青島黃海學院黨委副書記 陳玉水
摘 要 實施“大后勤”服務管理,強化“三服務、三育人、三全育人”意識,把育人工作滲透到平時工作的方方面面,營造濃厚育人氛圍,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以服務保障為基礎、以廣大師生為中心、以育人為目標,實現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標。本文從“大后勤”服務育人意義和工作實踐,探求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影響。
關鍵詞 學校后勤;服務育人;功能實踐
前 言
2017年11月1日,青島黃海學院舉辦首次“我與校長面對面”座談會。校長王淵明在座談會上提出:學校的中心任務是培養人才。以生為本、以師立校是我們的辦學理念。學校會想方設法為大家創造一個成長、成才的良好環境氛圍,讓大家在校期間學習生活充實而富有成效。同學們是學校的主人,學校就是同學們的“家”,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和珍惜學校提供的舞臺,在學習生活中磨練自己、鍛煉自己,立德樹人,全面成才,讓自己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結合校長講話精神,后勤保障育人做一下實踐。
1 “大后勤”工作服務育人的意義。
高校“大后勤”保障服務于教育事業這一本質特征,決定了高校“大后勤”的根本宗旨是“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其最終目的是“為學校的發展服務,為教學科研服務,為師生生活服務”。我校“大后勤”相關管理部門始終堅持“三服務三育人”的宗旨,致力于構建和諧平安校園,有力地支持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發展工作。“大后勤”服務與管理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學校工作作風建設的重要窗口,是學校教職工素質建設的平臺,基于這樣的認識,“大后勤”保障服務應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強后勤教育體系的建設,使后勤成為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平臺。
“大后勤”的保障服務質量直接影響師生的生活品質,與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緊密的關系。例如,高校“大后勤”服務質量、文明風氣以及優秀行為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品德以及社會責任感,其育人作用不可忽視。
2.“大后勤”服務育人功能實踐。
2.1 校園是學生在校最美好的記憶。
校園環境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場合,校園環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健康生長。為發揮校園環境育人作用,學校后勤不斷推動“美麗校園”建設行動,重點對校園自然環境和精神環境進行設計改造。自然環境是指自然景觀和校園美化營造,注重建造一個個文化建筑,對道路、橋梁、亭、臺、樓、榭、廊等進行文化氛圍營造,小到一條有特色有記憶的路,每一棵樹和布景,大到道路、廣場、建筑物命名,例如:八德路、六藝路、知韻樓、知行樓、博物館、孔子廣場、孫中山廣場、雷鋒廣場、科技廣場等處處都能體現文化氛圍。精神環境是指校園文化、老師的教學個性、學生的學習習慣、管理者的特質、后勤服務的狀況和安保狀況。“大后勤”不但要為學生供給美麗、清潔的自然環境,還要深入踐行服務行為,為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提供優質、高效、便捷服務,確保在積極向上富有正能量的精神環境中健康生長、成才。因此,建設溫馨、美麗的校園環境不但有利于激起和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認識和做法,自覺保護校園環境,還能促使他們熱愛母校意識的形成。
2.2 學習生活場所是學生在校最溫馨的回憶。
要想充分發揮學校“大后勤”工作的育人作用,就必須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學校“大后勤”相關管理部門在工作中要盡量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拓寬服務的范圍,增加服務內容,保證服務質量,向學生提供優質服務。例如,教室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大后勤”保障教室整潔、明亮、教學設施齊全完好,門口設置“熱水供應點”等極大方便了學生學習生活,讓每一名學生安心學習;公寓是學生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場所,“大后勤”保障學生公寓的潔凈、溫馨,功能設施齊全完好。2017年,按照學校部署,積極改造學生公寓條件,宿舍安裝空調、洗浴設施,走廊設置直飲水。目前,公寓內洗衣機、直飲水、洗浴設施、寬帶、自習室等生活學習保障設施一應俱全,達到調節心情、休息放松的目的,讓同學們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餐廳是學生用餐的場所,“大后勤”要確保餐廳整潔衛生、飯菜可口,讓學生能夠獲取足夠的營養;此外,餐廳是生活的食堂,人格的考場,通過餐飲文化、飲食健康知識宣傳、光盤行動等措施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總之,高校后勤職工應立足本職,盡職盡責,愛崗敬業,不斷為同學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將“服務育人”作為工作的原則,以高標準、嚴要求服務方式展示“大后勤”服務形象。
2.3 校園關愛是學生在校最甜美的記憶。
大多數學生都遠離家鄉選擇異地求學。學校“大后勤”相關管理部門在實施服務的同時應給于學生溫暖,盡自己所能為學生提供溫馨的服務,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學習,要像他們的親人一樣給他們無微不至的溫暖和關心,主動解決他們思想上的困惑和生活中的需求。只有將同學們當作自己的家人來關心,才可以提供真情的服務。“大后勤”還盡自己所能為學生解決困難,為其提供及時的幫助。雖然后勤服務不能取代思想政治教學,但真實的關心、照料,也能讓同學們感受到后勤服務的溫暖。在黃海學院已經出現張媽媽,王叔叔,劉大哥等這些群體,以自身的行動,踐行一名育人者的擔當,為學生在黃海的時光留下難忘的記憶。
2.4 校園潔凈是學生在校最自豪的記憶。
環境要素對品質的構成有著主要的影響。校園環境的好壞將對教學質量產生影響。學校的校園環境、校園文化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的行為習慣產生影響。“大后勤”整修學校花草,美化校園環境,為學生創造一個整潔、美麗的校園環境,不但對學生的學習有較大的幫助,還會對學生思想產生影響,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促使學生成長為一個善于打理自身、負責任的人。修身養性,并且還能夠激起學生的審美感受,使他們在校園里高興地生活,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發明性。
2.5 校內實習是學生在校最有益鍛煉。
社會實習是實踐育人的主要組成部分,關于大學生認識社會、生長才能、訓練意志、品質培育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經過挖掘和整合自己的資本,后勤部門能夠為學生供給很多的實習時機。比如責任供給廚房、醫院、幼兒園教學、志愿者環衛美化、保安值班、公寓管理、助理主任等崗位,能提前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有助于學生的實踐認知,艱苦樸素良好習慣和實踐動手能力養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端正工作態度和樹立社會責任感。為將來走出校園,踏入社會打基礎。
2.6 勤工助學是學生在校最深刻的記憶。
經過學生勤工助學達成育人作用和目的。在高校中,貧窮學生是有必要高度注重的集體,貧窮也許致使阻礙學生成長,后勤的工作人員不足,影響了工作的進行。建立勤工助學平臺,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學業,還解決了后勤人手不足的問題。具體地說,可以將餐具清潔、衛生打掃、綠化修整等工作交給勤工儉學的學生,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還為學生增加了收入,讓學生樹立良好的工作觀念。還可以讓學生承擔信息的整理歸納工作,例如收取信函、整理材料、接聽電話等,這些工作可以讓學生提前體驗社會生活,培養其能力,使其具備更高的價值。
2.7 建章立制,堅持科學管理育人。
2.7.1 細化崗位職責,建立目標責任制,強化責任追究制。
后勤部門應當要嚴格管理職工,遵循“責任清晰、使命清楚、各司其職、共同合作、有理有序”的原則,明確個人的職責,并且依照規章制度對職工進行管理,把后勤服務人員良好形象展示到同學面前。
2.7.2 明確項目服務規范,完善政務公開制度,保障學生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后勤工作需要將服務項目、時刻、原材料采購以及收費標準等信息公開,保證后勤服務的公開化、透明化。如此才可以表現學生對后勤的重視。例如,創建清潔間、餐飲服務、物業以及醫療服務的標準。不僅可以保障學生的權利,還可以對后勤服務進行績效評估。采用這種方式有利于提升后勤服務質量,確保學生及老師可以享受優質服務。
2.7.3 規范民主決策管理制度,健全監督制約機制,保證學生參與權與監督權。
后勤部門應當要積極吸取經驗,采納優秀的意見和建議,鼓勵學生投入到管理中,自覺接受各方的監督。例如,創建學生后勤監督管理委員會、膳食管理委員會,定期舉辦聽證會、安排學生跟隨采購,每年的3月15日進行維權管理等。
3 結論
“大后勤”服務范圍覆蓋了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學校要充分利用“大后勤”服務模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通過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大后勤”服務標準和外在形象潛移默化的學生的修為、愛心、禮儀和涵養,確保同學們在校成長、成才的同時自身綜合素質得到較大的提升,徹底實現“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目的。學校“大后勤”管理模式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在實踐運用中不斷規范服務標準、健全管理制度、明確職責范圍,不斷朝著信息后勤、數字后勤、智能后勤轉變,為學校的健康發展,為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艾茹.加強高校后勤工作的服務育人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11(5):78-80.
[2]張丹平,王洪飛.高校后勤服務育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1(6):26-28.
[3]龔水平,譚小軍.高校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實踐途徑[J].老區建設,2011(24):53-57.
[4]許淑貞.加強高校后勤工作的服務育人功能之我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