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理論研究

          當前位置: 首頁 / 理論研究
          16-高校校園物業中長期改革與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18-06-30瀏覽量:8008

          高校校園物業中長期改革與發展規劃

          (課題研究成果摘要)

          李 培 許亞斌 趙光恩 張 洪 柏志成

          劉宏進 曾國斌 陳信忠 吳新豪 宋希博

          前言

          高校校園物業歷經十余年的起步發展期,行業氣候基本形成,服務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物業實體實力持續增強,從業人員素質和數量顯著提高,高校物業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服務的市場份額日益增加,“系統化”、“一站式”、“專業分包”促使高校物業服務質量和效率效益明顯提高。

          校園物業管理的水平、質量和規模還不能滿足現代大學的發展需要。具體表現在總體水平不高,尚未形成較為成熟的產業;市場化程度不夠,市場運營體系不健全;高校物業市場開放程度不夠,物業企業整體綜合實力不強;地區高校間差異較大,傳統的校園管理機制對校園物業發展存在著較大的阻力。

          一、指導思想

          (一)結合校園物業行業實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構建和諧共贏的高校物業市場環境,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師生生活提供優質、高效、專業化的物業服務。

          (二)堅持社會化方向,堅持市場化運行。順應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趨勢,遵循高校辦學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讓市場機制在高校物業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三)堅持服務育人宗旨。高校校園物業具有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重要功能,要遵循教育規律,開發利用教育資源,充分發揮育人功能,擴大社會效益。

          (四)堅持走專業化運營之路。引入專業管理、專業服務和專業技術,立足提升高校物業服務品質,建立系統的、標準化程度高的高校物業服務體系。

          二、總體目標

          (一)到2015年,高校物業管理的總體水平不低于社會物業管理平均水平。到2020年,實施專業化“大物業”管理模式的高校數量達到總數的80%以上,高校物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其管理體系、服務體系和標準體系趨于成熟和完善,達到整個物業行業較高水平。

          (二)逐步實現“管辦分離”、“管建分離”、“事企分開”,逐步實現以高校內部服務為主向主要由市場提供服務轉變。到2015年,60%以上的高校建立以合同為基礎的,實施以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為主要特征的新型物業管理服務模式;到2020年,努力使該比例達到80%以上。

          (三)加快市場主體培育,提高校園物業服務實體的質量和數量,引進熟悉高校物業市場的專業化服務公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未來十年要形成一定數量的、綜合實力強、專業化程度高的高校物業管理品牌龍頭企業。

          三、主要任務

          (一)物業市場建設

          1.高校物業市場開放。一是將部分物業項目委托社會專業化公司,進行市場開放試點;二是對現有管理機制進行革新,改變現有的“部門眾多、責任不明、效率不高”的不良局面,按照現代物業的管理模式,進行業務整合,實行校園“大物業”模式,再進行整體委托管理;三是高校新建校區可完全實行市場化新機制,引進品牌物業管理企業,實行整體托管。

          2.高校物業市場規范。建立高校物業市場準入制度,把好市場入口關,建立以招投標為主要方式的服務主體評審引入機制。明確學校、行業、政府部門對物業管理企業及行為的監控責任。供需雙方建立以合同為基礎的契約關系,形成科學的定價機制,做到優質優價,質價相符。

          (二)市場主體培育

          1.非法人物業中心的改制。一是擴大物業中心的經營范圍,逐步實現整合性強的“大物業”模式,嘗試與學校建立準甲乙方契約關系,逐漸實行“包干制”的物業管理費計費方式;二是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物業股份制公司,實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按照市場規則與學校建立合作關系,條件成熟的可以向校外拓展物業業務。

          2.加強有教育背景物業企業的培育。創造良好市場環境,培育若干個有品牌、有實力、有市場份額的高校物業企業,引導其提高市場競爭力,迅速成長為品牌龍頭企業,通過市場競爭為更多高校提供優質物業服務。

          3.積極引入社會品牌物業企業。穩步引入對高校物業具有較高認知度、具有一些成功經驗的企業進入高校物業市場,強化監管和引導,建立以市場機制為核心、兼顧校園物業教育屬性的合作協調機制。

          (三)物業體系建設

          1.市場準入。建立市場準入制度,適度提高準入條件,完善校園物業招投標制度,對入圍企業進行周期評審,促進市場競爭和優勝劣汰。對企業開展信用評級,完善市場信用記錄,及時淘汰不良企業。

          2.標準體系。由政府主管部門委托高校物業行業組織,參考社會物業行業標準,結合高校物業實際和特點,制訂校園物業服務規范和不同等級服務質量標準體系。

          3.評價體系。制訂高校校園物業“標準化”評審辦法,對評選優秀者進行授牌。引導和鼓勵高校物業管理企業開展ISO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高校園物業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4.定價機制。實行行業指導價與市場競爭價相結合。參考社會物業直接成本、間接成本結構的定價辦法,制訂《高校物業收費辦法》和《服務等級與價格指導標準》,經政府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

          5.監管體系。建立職能部門依法監管、行業組織專業監管、后勤部門合同監管、師生員工民主監管相結合的多位一體的物業監管體系,明確主體責任范圍界限,完善風險防范體系。

          (四)質量工程建設

          1.優質服務工程。要理順管理體制,加強資源整合,實行歸口管理;配備高素質、專業化員工隊伍,建立科學、高效的運行機制,做到人員各司其職、措施得力到位,建立“一站式”優質服務。

          2.安全管理工程。高校領導、后勤機關和物業服務企業實體要高度重視,全面排查、徹底消除安全隱患,制訂應急處置預案,增強快速反應能力,提高基層執行力,確保安全正常運行。

          3.物業保值增值。提高專業化水平,加強對房屋、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的管理、維修和養護,支持和鼓勵引入先進技術、先進手段和先進設備,改善物業狀況,延長使用壽命,節約管理成本,實現物業資產的保值增值。

          4.物業科技管理。深入研究并大力推進管理信息化、數字化建設,不斷引入先進科學技術和軟硬件系統,積極推廣信息技術等新技術、新方法,使高校物業管理實現智能化、科技化和現代化,服務水平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四、實施部署

          (一)政府扶持和監管

          政府主管部門要對高校物業良性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協調好與供水、供電、房管、衛生、工商、公安、消防等職能部門之間的權責關系,以培育新興服務業的戰略眼光給予全方位的扶持,加大對高校物業的公益性投入,積極履行市場監管職責,規范高校物業的市場行為。

          (二)高校監督和指導

          高校要重視校園物業對學校發展的重要作用,積極履行監督指導職能,構建一個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讓不同類型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優勝劣汰,不斷提高校園物業管理科學化、服務專業化水平。

          (三)行業組織引領和自律管理

          進一步完善高校物業管理行業組織建設,開展廣泛的市場調研和深入的理論探討,加快制訂行業規范、操作規程和技術標準,強化安保、維修、綠化、能源、設備和環境等專業職能,提高市場監管、人才培訓和政策咨詢等方面的服務水平,提高行業號召力和引領行業發展的能力。

          (四)物業部門履責和達成目標

          高校物業管理部門要科學管理、誠信經營、精細服務,按照行業規范和技術標準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做到理念先進、技術創新、服務優良、管理有序,加快高校物業社會化、管理科學化、服務專業化進程。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