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與后勤社會化改革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 孫霄兵
一、現代大學制度的基本內容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非常重視教育體制改革,在體制改革中專門有一章就是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把建設現代大學制度作為高教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過去進行過三次大的教育體制改革,過去的改革強調的是政府對教育的管理改革,強調的是學校積極性的發揮,當然也包括強調學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社會化改革。但是這次與前三次有所不同,強調的是從制度上完整地理解和建設現代大學制度,特別是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
《教育規劃綱要》是第一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文件里面提出了現代大學制度。現代大學制度與現代企業制度是不一樣的,它有自己的特點。現代大學制度從制度內容本身而言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要完善治理結構。首先,要完善大學和政府的關系。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要處理好學校內部的領導關系,落實好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校長有具體的行政權利,黨委要支持校長獨立開展學校工作。第二個層面就是要發揮工會組織的權力。第三個層面就是要處理好民主參與管理的作用,注重教職工代表大會、學生代表大會的建設,充分發揮群眾團體的作用。第四個層面也可以說是第四種關系就是學校的經濟關系。從學校完善治理結構來講,學校要注意處理好經濟關系、管理關系、學術關系和經濟關系。
第二,要加強章程建設。就是指每一所高等學校要有自己獨立的、依照法律規定的、符合自己學校實際情況的章程。要強調加強章程建設,高校要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管理學校。章程通俗地說是學校的基本制度,是學校內部的憲法。
第三,擴大學校社會合作。要探索建立高校的理事會或者董事會,明確要求高等學校建立理事會或者董事會。要通過理事會、董事會以及其他形式探索高等學校與社會發展的模式,推進社會進步的模式,形成協調合作的有效機制,提高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這里面更強調推進高校社會化改革。所以理事會、董事會也可以把高校后勤工作作為一個重要內容。
第四,推進專業建設。
二、當前推進高校章程建設的有關工作。
教育部提出來由部里制定一個《高等學校章程制定辦法》,也就是每一個學校如何制定章程要 有一些共同的要求,該項工作列入了2011年教育部的工作重點,也就是說要在今年發布出臺。
高等學校章程的制定,首先要涉及到高等學校和舉辦者的關系。高等學校在制定章程的時候,按照法律規定,要經過審批部門的批準、核準。也就是說學校當時是誰批準成立的,要由相關部門批準、核準學校章程。
第二是章程在學校內部如何起草通過。章程制定要進一步明確,不管是誰通過的,都要走學校的民主程序,都要廣泛征求學校廣大教職工的意見,也就是說要在校內形成共識。
第三,章程的主要內容。章程的主要內容要按照《高教法》的規定,但是章程的制定可以不僅指《高教法》的內容,還可以有一些其他的,例如《教育規劃綱要》里面提出的高等學校發展改革的一些重要內容,包括教職員工、學生的權利義務、學校與社會的關系等等。大家要考慮一下后勤工作的哪些內容要放進去。
第四,是否需要一個專門制定章程的機構。
最后是章程的內容。要明確指導思想,是要按照大學的基本要求,按照教育方針,按照培養人的基本要求,要體現民主、科學、公開的程序,要反映教職工、學生的要求和意愿,使章程成為凝聚共識、推進管理、學校發展的程序。
三、關于如何推進后勤社會化
如何推進后勤社會化改革,我從貫徹《教育規劃綱要》精神方面談一點想法:
首先要進一步貫徹《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政企分開、管辦分離原則,要有一個進一步分權的過程。過去的高等教育管理,政府和學校的權力分不清楚,說校長好當就好當,說不好當也不好當。行政機關的行政權和高校的自主權相互監督、相互促進有一個過程。公辦學校,國家要管理高等學校,不是由政府來管理,而是授權于學校自主管理。除此之外,學校內部要進一步明確學校本級的權力還是院系的權力,還是某一個職能部門的權力,要進一步明晰,不明晰的話很多事情都找校長,校長每天就忙這些雞零狗碎的事情,底下沒有權力,調動不了積極性。內部分權要進一步加強,使章程進一步明確各級的權力。后勤管理的權力要進一步明確,這就是要貫徹《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政企分開、管辦分離。學校后勤集團職工之間的權力關系也要明確。比如有的學校,他今天是后勤集團的總經理,過幾天又是后勤處的處長,再過幾天又變回來了。
第二要依法制定后勤的管理辦法。按照制定章程的要求,把后勤制度作為學校的一項基本制度來加以規范。現在很多學校重視教學,重視人才培養,重視科研,但是后勤制度還擺不到學校中心工作的臺面。在制定基本制度的時候,要改變這樣的狀況。現在后勤的問題很突出,包括伙食問題,實際上學費也跟這個有關系,所以要提高后勤管理水平,一定要依法管理,依法推進后勤社會化。
第三要加大后勤改革的力度。這次《教育規劃綱要》提出來要繼續推進后勤社會化改革,也就是充分重視了后勤社會化改革的問題,也就是認可了前些年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成績。有人對后勤社會化改革的評價不高,也有人認為這不是一項重要的改革,因此在高校改革的時候不把后勤社會化改革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我們覺得這樣不對,應當充分加以重視。所以2008年在寧波的會議上我也談到這個觀點,要把后勤社會化改革作為今后高校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后勤社會化改革當中,要全面實行聘用制度。妥善處理好后勤社會化改革中的一系列法律關系,包括建立合同制、聘用制等。所以也希望今后要進一步研討這些制度,使我們的后勤工作、使后勤社會化改革走上一個依法治理的軌道。總之,今天我們所推進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也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一項新制度,涉及到學校的各個方面,因此大家都要高度重視,使學校通過改革、通過制度建設呈現出一個嶄新的面貌,提高學校各項工作的管理水平,真正把大學建成有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其中一部分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根據會議現場實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