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垃圾分類管理,共創和諧美麗校園
一、什么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英文名為Garbage classification),一般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人們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如何通過垃圾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的數量,改善生存環境狀態,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迫切問題。
通過分類投放、分類收集,把有用物資,如紙張、塑料、橡膠、玻璃、瓶罐、金屬以及廢舊家用電器等從垃圾中分離出來重新回收、利用,變廢為寶。
二、為什么要垃圾分類?
垃圾通過分類收集后,便于對不同類垃圾進行分類處置。既提高垃圾資源利用水平,又可減少垃圾處置量。生活垃圾分類有以下好處:
1.減少占地:垃圾分類,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50%以上。
2.減少環境污染:廢棄的電池等含有金屬汞等有毒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因此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
3.變廢為寶:我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30億個,方便面碗5億—6億個,廢塑料占生活垃圾的3%—7%。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無鉛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于砍伐用于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因此,垃圾回收既環保,又節約資源。
三、如何垃圾分類
可分為:
1.可回收垃圾
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于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
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
2.廚余垃圾
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
3.有害垃圾
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4.其他垃圾
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采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四、垃圾分類的誤區
誤區一:大棒骨是餐廚垃圾
事實上,大棒骨因為“難腐蝕”被列入“其它垃圾”。類似的還有玉米核、堅果殼、果核、雞骨等則是餐廚垃圾。
誤區二:廁紙衛生紙,不可回收
廁紙、衛生紙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紙張”,類似的還有陶器、煙盒等,也不可回收。
垃圾分類順口溜:
干濕要分開,能賣拿去賣,有害單獨放。
綠廚廚,黃其其,紅危危,藍寶寶。
可回收,丟藍色,有害垃圾丟紅色。廚余垃圾是綠色,其它垃圾用灰色。
垃圾多,危害大,分類擺放人人夸。餐廚垃圾單獨放,有害垃圾,別亂拋。 亂丟垃圾危害大,干干凈凈利大家。
五、垃圾怎么樣投放
學校為方便師生開展垃圾分類活動,于生活區各樓宇前設置了簡易垃圾投放池,并張貼了“可回收物投放區”和“不可回收物投放區”等標識,以便進行區分。
目前,后勤部門正在加緊制作高大上的垃圾投放點,據了解,擬將地面使用混凝土抹平并配備上下水,頂部制作擋雨棚,周圍使用1米高綠籬或人工草坪進行圈擋,內部設置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投放區,以此確保周邊環境整潔美觀大方、無異味。
請廣大師生遵守垃圾分類管理相關規定,自覺進行分類投放,支持“綠色校園”建設工程,努力創造更加舒適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