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理論研究

          當前位置: 首頁 / 理論研究
          61-新形勢下高校后勤文化建設探究
          發布時間:2022-04-29瀏覽量:2299

          新形勢下高校后勤文化建設探究

          袁 健


          [摘 要]高校后勤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是高校后勤事業發展的推動力和支柱,是實現全面高校后勤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建設好適應學校發展的、有特色的高校后勤文化,是高校搞好服務育人、共建和諧校園的基礎和保障。

          [關鍵詞]高校;后勤文化;對策建議


          黨的十八大報告表述:“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要“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由于高校后勤工作長期以來一直依附在高校這個母體中,高校后勤文化具有獨特的教育屬性,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務水平高低,直接體現著一個高校的綜合管理水平的好壞,是高校實現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重要陣地。因此,建設好適應學校發展的、有特色的高校后勤文化,提升后勤職工的文化內涵和道德素養,不斷滿足師生對后勤服務和管理水平越來越高的要求,是高校搞好服務育人、共建和諧校園的基礎和保障。對于營造和諧校園文化氛圍,推進學校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增強高校后勤在社會化改革中的核心競爭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的內涵

          高校后勤文化是伴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和發展而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化形態,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務向高層次發展的標志,是其所在大學的精神同化而來的。是在長期的服務、經營、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后勤特色的思想理念、價值體系、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各項規章制度的總和,是實現高校后勤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靈魂,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校后勤文化建設是指對高校后勤價值觀念、經營理念、后勤服務精神、道德精神、行為規范和思想方法的建設,[1]是提升整體校園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環節。

          二、當前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的現狀

          (一)職工參與的廣度深度不夠

          有些高校對缺乏后勤文化建設的思路和措施,不能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提出建設目標和開展創新性的工作,只注重做表面文章,只注重營造聲勢,學習宣傳教育的效果不明顯,職工參與后勤文化建設活動的廣度深度不夠,在后勤文化建設氛圍的營造上還不夠濃厚。

          (二)缺乏創新精神

          高校后勤管理較為繁瑣,工作人員往往容易陷入重復的日常事務的處理中,學習時間和精力相應減少。對后勤文化建設中精神因素的作用認識得不夠全面、深入,對管理和服務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思考、不調查、不探索,缺乏創新精神,缺乏有意識地營造文化、創新文化。

          (三)缺乏專業的人才隊伍

          高校后勤文化建設不僅是一門學問,還是一門科學,很多地方技術性很強,要求很高,不懂或者不深入鉆研業務不能成為行家。[2]部分高校后勤沒有形成一個吸引優秀人才和專業人士加入的用人機制,無法使后勤管理和服務者在深刻理解高校后勤文化精神的基礎上開展各項工作,難以有效地發揮后勤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四) 缺乏長遠的規劃

          有些高校在后勤文化建設過程中,過多關注于社會化、市場化等層面的制度建設問題,后勤文化建設理念的提出,僅局限于對當前后勤工作產生推動作用,只注重短期效益,忽視品牌建設,未能通過后勤實踐總結、提升、固化,形成高校后勤自身的品牌特色,阻礙了后勤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當前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堅持人本管理,激發參與熱情

          作為為高校師生提供科研、教學、生活、學習服務的主體,堅持人本精細管理有助于從情感上對后勤職工給予關懷和慰藉,激發他們參與后勤文化建設的熱情。因此,在我們推行后勤文化建設的進程中,首先要從解決思想問題入手,通過營造后勤文化學習氛圍,使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消除一些職工把后勤文化建設視為以文化“作秀”,裝門面、圖形式等錯誤觀點,真正使廣大職工認識到加強后勤文化建設是高校后勤發展戰略的重要思想保障,是增強高校后勤在社會化改革中核心競爭力的內在源泉。其次,必須了解后勤職工文化需求的新變化,探索適應新形勢下高校后勤職工文化活動的新模式,促使職工在后勤文化建設上參與、獻策、出力、共融。[3]只有這些后勤文化建設的理念得到全體員工的理解和認同,繼而轉化為員工的日常工作行為,才能使后勤文化建設更加適應新形勢,更加貼近職工的思想實際。

          (二)打造文化載體,營造良好氛圍

          高校后勤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復雜艱巨的過程。通過打造高校后勤文化的形式和載體,搭建后勤職工學習平臺,持之以恒、毫不放松地抓好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理念的宣傳灌輸,促進職工對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理念由認知到認同,由認同到自覺執行的轉變。從而讓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理念滲透融匯為引領全體后勤人行動的共同價值觀,讓每一位員工以主人翁的地位參與日常管理服務,培養后勤員工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努力形成人人關心后勤文化建設,人人重視后勤文化建設,人人參與后勤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可以通過自身的網站、宣傳欄和多媒體等載體,以及組織學習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理念專題講座,開展“文明窗口”的評選,“構建設節約型后勤”的主題活動等,廣泛深入地開展后勤文化宣傳;也可以通過征文、演講、歌詠、攝影、書法、繪畫比賽等各種文藝和體育活動來實施后勤文化建設。

          (三)完善管理機制,夯實制度基礎

          通過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夯實制度基礎,將一系列后勤精神、價值觀念經營理念、服務意識和后勤文化的行為規范滲透到管理制度和機制中,有效規范和約束后勤行為和員工行為。要把后勤文化建設貫穿于管理的全過程,促進文化建設與后勤發展戰略、管理體制深度融合,實現制度與文化理念有機對接,使職工既有價值觀的引導,又有制度化的規范,有利于形成后勤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有利于后勤文化建設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從而使高校后勤文化建設有章可循,有序推進,避免走入文化建設重形式輕實用的誤區。逐步形成“制度管人、制度管事、以法治后勤”的高校后勤文化良好格局。[4]

          (四)加強隊伍建設,做好長遠規劃

          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目標的實現要有一個較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遵循文化建設的規律,循序漸進,注重積累,既要有長遠規劃,又要有近期實施計劃,扎扎實實,穩步推進,使后勤文化建設能夠一步一個臺階地向前發展。[5]要不斷提升后勤職工的文化內涵和道德素養,構建與后勤改革和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價值體系和行為準則,促使整個員工隊伍有序、高效地開展工作,為高校后勤文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障、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要逐步地補充、引進高層次人才,加強后勤文化建設相關機構和隊伍的建設,慢慢地形成一支管理水平高、業務技能精湛的新型后勤團隊,通過學習,不斷增強創新意識和新能力,保持后勤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

          四、結語

          高校后勤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是高校后勤事業發展的推動力和支柱,是實現全面高校后勤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高校管理者應該充分認識高校后勤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努力把握當前高校后勤發展的客觀規律,大力培植與推行先進的高校后勤文化建設,共謀全面發展的育人環境,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優質的后勤保障服務。


          參考文獻

          [1]劉慧紅.淺談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的意義[J].科教文匯,2012(24).

          [2]朱殿寧.加強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營造全面發展的育人環境[J].當前教育論壇,2010(1).

          [3]李毅玲,劉建萍.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集體經濟,2007(31).

          [4]陳宏爾.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1(6).

          [5]孫立紅.淺談如何加強高校后勤文化建設[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6).

          [作者單位;西南林業大學]

          (來源:《高校后勤研究》2016年第6期)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