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錄檢結束,標志著本科志愿填報錄檢工作正式結束。從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投檔情況表來看,大多數公辦院校招生情況良好,生源質量穩定。相比之下,省內大批民辦院校和掛靠在公辦院校下的獨立學院 “冷熱不均”的現象尤為突出。
據悉,一部分民辦院校投檔情況令人振奮,其中青島的一所普通本科高校青島黃海學院,投檔錄取完成比率100%,出現了理科投檔高達573分的好成績,在7月29日本科志愿投檔中,投出文科最低分527分,理科最低分520分。
而部分院校雖然免于“零投檔”的尷尬局面,但投檔數遠遠低于其計劃錄取數,缺額較大。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零投檔”現象不僅山東,全國很多省市普遍存在。隨著高等教育資源的日益充分,適齡人口的不斷減少,一些高校的生源危機可能會越來越突出。如果辦學定位不準、辦學沒有特色、競爭意識薄弱、對受教育者的內涵回報低,有一些高等學校可能面臨破產關門的結局。
“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加大對學校硬件設施、實驗實訓設備的投入等內涵方面的建設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內因,招生、就業工作是外因,只有抓住內因才能促成外因的發展。”青島黃海學院有關負責人認為,要應對“零投檔”等生源危機,高校發展應從一味的擴大招生規模轉到重視內涵質量發展上來,增強學校辦學的靈活性,及時面對社會需求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
同是民辦高校,緣何出現志愿填報嚴重“冷熱不均”?有的受到考生的極力追捧,有的則備受冷遇。從一定程度上講,考生的報考情況就是一個“晴雨表”,折射出社會對學校的認可度、美譽度,基本檢驗出一個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