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青島黃海學院作為一所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創建19年來,秉承“知行合一”的校訓和“惟德惟能,止于至善”的校風,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把雷鋒作為立德樹人的標桿和榜樣,把引雷鋒、育雷鋒、學雷鋒三個維度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和手段,把雷鋒精神根植于廣大師生的心中,體現到行動之中。
引雷鋒筑牢學院雷鋒精神之魂
青島黃海學院多年來堅持開展學雷鋒活動的實踐和經驗使他們深刻的認識到,要把學雷鋒活動作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平臺和抓手并形成常態化機制,實現興校育人的最終目的,就必須把雷鋒精神真正地引入校園、留在黃海。為此,2010年,學院在雷鋒生在所在團的大力支持下,投資90余萬元建立了國內高校第一個雷鋒紀念館,收集雷鋒珍貴圖片、原生音頻資料400余件,中外文版本學雷鋒書籍、宣傳品、實物等150余件,并向社會免費開放;學院還赴浙江金華拜訪學雷鋒環保老人曹榮安,收集早期中外文版本學雷鋒書籍、宣傳品、實物等150余件。2011年,樹立了高3.45米、重5噸的大理石雷鋒塑像,并進一步完善了雷鋒紀念館內部設施。雷鋒紀念館的建立為雷鋒精神進入校園提供了物質支撐,也為深入開展學習雷鋒活動提供了堅實陣地。
為進步一步加強雷鋒精神的研究,學院還與遼寧省撫順市“雷鋒講壇”達成協議,設立了“雷鋒講壇青島黃海學院分壇”,聘請了雷鋒親密戰友喬安山等4人為黃海學院客座教授,邀請浙江工業大學原副校長、中國駐美大使館原一等秘書田志芳教授以“雷鋒:世界性的符號——雷鋒精神的廣闊時空”為主題,在雷鋒講壇作報告。學院還成立專門隊伍研究雷鋒精神在師生中繼承與弘揚,已出版專著《雷鋒精神與人生觀》。目前,該院是全國第二家設立分壇的院校,有力推動了雷鋒精神研究工作的開展。
學校開放學雷鋒教育資源,成為教育周邊大、中、小學校學生和單位社區干部群眾思想政治學習的園地和群眾教育實踐活動陣地。黃島區革命英烈紅軍小學、青島福州路小學、黃島區委區政府及企事業單位學生干部職工慕名來到學院參觀,成為弘揚雷鋒精神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育雷鋒打造濃郁的雷鋒校園文化
青島黃海學院充分整合教育資源,把學雷鋒活動融入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美德教育等校園文化建設重心,在教育教學、素質培養、學生管理等方面時刻體現以雷鋒精神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形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郁氛圍。一是狠抓入學教育,使新生盡快融入雷鋒校園文化。將雷鋒精神融入軍事訓練、生涯規劃教育、文明修身教育等十幾個方面對新生進行入學教育。從1998年開始,每年邀請雷鋒班老班長為新生作雷鋒精神專題報告,并與雷鋒生前所在團達成軍校共建關系。每年9月份,學院還組織全校新生開展“走近雷鋒、學習雷鋒、踐行雷鋒精神”入學教育,要求每位新生參觀一次雷鋒紀念館,讀一篇雷鋒日記,寫一篇讀后感,做一件好事。二是以鮮明的主題教育活動弘揚雷鋒精神。自建校起,學院便每年組織開展“弘揚雷鋒精神,爭做時代先鋒”主題教育系列活動,開展了“學習雷鋒精神與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討論主題班會等主題活動;并利用團組織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新媒體方式,開展“身邊的榜樣”等多個線上話題互動,以榜樣的力量引導全院師生自覺踐行社會道德準則。每年的3月是青島黃海學院的學雷鋒主題教育月,學院通過舉辦雷鋒精神專題講座等方式,鼓勵學生學先進、趕先進,激發正能量。學院還以“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創品牌”為校園文化建設的總抓手,在黨員中開展了“向優秀共產黨員、新時期的雷鋒——郭明義同志學習活動”;在全校師生中實施了校園雷鋒“十百千”創建工程,評選雷鋒班級、雷鋒宿舍、雷鋒個人,出版《雷鋒簡報》。自2013年至今,共有30個班級、152個宿舍和647名個人成功創建。三是以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傳承雷鋒精神,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團員意識主題教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是每年必定開展的校園文化主題活動。通過雷鋒電影展播、校園廣播、校報校刊、校園宣傳欄等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實時宣傳,增強了雷鋒精神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現實存在感,使廣大師生積極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的精神境界和教育效果得到了質的升華,激勵了他們誓做雷鋒式時代新人的堅定決心和真摯情感。
學雷鋒讓雷鋒精神走出校門
學院董事長劉常青認為,學雷鋒就是要在學生身上自覺實現愛心大循環,學生在學校接受愛的教育,得到愛的幫撫,而后傳承創新學校愛的文化,向社會奉獻愛心,讓學校的愛與學生的愛形成社會正能量的互動與循環。
2004年9月,17歲時失去雙臂的殘疾青年劉仕春以新生身份進入黃海學院。劉常青得知后,決定每月給予其800元生活補貼,并免除其大學期間的一切費用。受到幫助的劉仕春經過四年學習順利畢業并留校任教,并想到了回報社會。2007年8月,劉仕春把資助她的2萬元全部捐獻給母校四川省資陽市伍隍中學高二年級的一批“貧優生”,并持續資助他們完成高中學業。她多年的“心靈勵志之旅”講座,感動了無數大學生和殘疾人,成為山東又一位張海迪式的好青年。在劉長青的倡導和帶領下,學院向中華職業教育社“溫暖工程”捐款100萬元;與貴州畢節威寧縣職業技術高級中學實行聯合辦學,兩年幫扶對方學校免費培養187名優秀貧困學生;捐資20萬元配合貴州省威寧縣教育局為貧困山區米樂小學建設了教師公寓,解決了該小學由于居住條件過于艱苦,教師經常流動的困境;參與“青島開發區慈善總會冠名基金簽字儀式”捐款100萬元……
在董事會的帶動下,青島黃海學院努力健全與完善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平臺長效機制,合力推進大學生志愿服務的不斷深化,為大學生主動踐行雷鋒精神提供機制保障、創造良好條件。學院建立了9個志愿者服務站和9個德育教育基地,制訂了校外實踐基地運行活動方案。每年定期組織到敬老院慰問老人、到社區清掃衛生、參加植樹造林等志愿活動,組織大學生藝術團下鄉慰問演出,社會反響良好。
網址:http://epaper.qingdaonews.com/html/qdrb/20160226/qdrb96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