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山東教育電視臺】那年,三任老班長聚首青島黃海學院

          2023-03-06 2404 作者: 來源:

          (左一曲建文 左二張興吉 左三龐春學 左四宋慶澤)

          20101011日,正值秋季開學季,青島黃海學院特邀雷鋒班第一任班長張興吉、第二任班長龐春學、第四任班長曲建文作“向雷鋒同志學習”大型報告會。全校領導干部、教職員工、學生等近萬人聆聽了報告會。

          這場報告會與平常的報告會有所不同,它直擊心靈,打動人心,時任青島黃海學院黨委書記馮宜明也坐在臺下聆聽,年近70歲的他流下了動情的淚水。師生們聚精會神的聽講,被三位老班長的講話感染,現場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山東教育電視臺、青島電視臺、《青島早報》等多家媒體紛紛來校跟蹤報道,這場報告會迅速在青島黃海學院甚至本地各界掀起了一股學雷鋒熱潮。

          當時青島黃海學院為什么會組織這場別開生面的報告會?報告會講了什么內容,會引起如此強烈的反響?

          記者采訪了時任青島黃海學院黨委副書記、報告會的負責人宋慶澤追憶這段往事。

          “其實,青島黃海學院在此之前,已多次邀請雷鋒班第四任班長曲建文來校作雷鋒精神報告會。曲建文也是到青島黃海學院來最早的雷鋒精神弘揚者、傳播者,他每次來青島黃海學院,都被青島黃海學院學習雷鋒精神的濃厚氛圍所打動,他提出建議,說自己雖然是雷鋒班第四任班長,但那時候雷鋒同志已經犧牲了,自己并沒有見過雷鋒,但前幾任老班長都見過雷鋒,如果邀請他們一起來給師生講講雷鋒故事,效果會更好。”

          那么,“雷鋒班”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曲建文所說的第一任班長和第二任班長又和雷鋒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雷鋒班的由來

          1962815日,年僅22歲的雷鋒因公殉職,他的先進事跡很快傳播開來。196317日,雷鋒生前所在班——工程兵工程第十團運輸連四班被國防部正式命名為“雷鋒班”光榮稱號。這是全國全軍第一個用雷鋒的名字命名的學雷鋒集體。張興吉代表全班接過了那面光榮的旗幟。

          班長張興吉和副班長周述明接過旗幟,“雷鋒班”稱號命名大會后,“雷鋒班”戰士合影

          時任四班班長的張興吉是1959年入伍的老戰士。張興吉曾經是雷鋒的班長,后來雷鋒提升班長后,把他調到三班當班長,雷鋒因公殉職后,又把他從三班調回到四班繼續當班長。

          “所以說張興吉既是雷鋒生前的戰友、班長,也是‘雷鋒班’的第一任班長。他作為‘雷鋒班’第一任班長,以身作則,帶領‘雷鋒班’弘揚雷鋒精神,當雷鋒精神傳人,作出了積極貢獻。后來,張興吉在南充和四川為傳播雷鋒精神,也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如果由他來為黃海的師生作報告,一定很有意義。”曲建文曾向宋慶澤這樣說。

          雷鋒班第二任班長龐春學是雷鋒生前的親密戰友。19601月,龐春學與雷鋒同期入伍,在新兵連一起訓練,畢業后又一起學開汽車,一起參加戰士業余文藝演出隊。19614月龐春學與雷鋒一同分到四班,和雷鋒朝夕相處了兩年零八個月。其中有一次,龐春學生病住進了部隊醫院,雷鋒向連隊請了假,專程到醫院看望龐春學。當時生活物資非常緊缺,很少能在商店貨架看到罐頭,但是雷鋒買了兩瓶水果罐頭到醫院看望龐春學,還再三囑咐他好好養病。這份戰友情誼給了龐春學無限信心。在身體沒有痊愈的情況下,龐春學就辦理了出院手續,回到連隊,利用課余時間把訓練科目補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被評為了“五好戰士”。后來龐春學也一直致力于傳承雷鋒精神,當好雷鋒精神的種子。

          曲建文告訴宋慶澤:“龐春學是最了解雷鋒的人,他整理了很詳實的雷鋒資料,邀請他來作報告,能讓大家更真切地了解雷鋒。”

          三任班長聚首青島黃海學院話雷鋒

          于是,在曲建文的引薦下,青島黃海學院榮幸邀請到了第一任班長張興吉和第二任班長龐春學,與第四任班長曲建文一同給黃海的師生們作了一場“向雷鋒同志學習”報告會。

          宋慶澤回憶說:三位老班長從不同角度作了報告,各有特色,相得益彰。

          第一任班長張興吉生動講述了雷鋒入伍的表現,以及他與雷鋒相處的經歷。

          第二任班長龐春學通過理論聯系實際講述了雷鋒擁有的六種精神,即感恩精神、報國精神、為民精神、“釘子”精神、“螺絲釘”精神、艱苦奮斗精神。

          第四任班長曲建文在報告中倡議大家要與時俱進學雷鋒,他慷慨激昂的演講將氣氛推向高潮。

           “整場報告會掌聲此起彼伏,同學反響強烈,感受很深。”宋慶澤提起這場報告情緒依然很激動。這場報告會達到了青島黃海學院以雷鋒精神興校育人的階段性升華。

          (左一曲建文 左二張興吉 左三龐春學)

          報告會結束后,在場同學走上主席臺給老班長們送上了鮮花,三位雷鋒班班長迎著夕陽的余暉,漫步在校園,追憶著往昔戰友情,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黃島區一位資深攝影記者俞方平被這個場景深深打動,他快速按下快門,記錄下這溫馨的一幕。

          此后,三位雷鋒班班長又多次來青島黃海學院作報告。每年聽一場雷鋒精神報告會成了黃海師生的必修課。

          再續雷鋒班班長緣

          青島黃海學院弘揚雷鋒精神的腳步從未停歇,與雷鋒班的故事也未曾中斷。2018年,青島黃海學院獲悉雷鋒班第二十一任班長李桂臣剛剛結束24年軍旅生涯,便誠摯邀請他來校工作。李桂臣欣然應允,入職青島黃海學院,成為了青島黃海學院育人隊伍中的重要一員,直接參與雷鋒紅色基因育人工程。

          李桂臣在青島黃海學院作雷鋒主題報告

          退伍后即將自主擇業的李桂臣為什么會選擇青島黃海學院呢?

          李桂臣表示: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雷鋒情結吧,從我走進雷鋒班開始,就與雷鋒結下了一生的情結。盡管離開撫順雷鋒團已經十幾年了,但是傳播雷鋒精神是我一生的使命和責任。青島黃海學院以雷鋒精神興校育人,在社會上影響很大。在這里工作,其實是為繼續傳播和弘揚雷鋒精神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和機會。

          《解放軍報》原副總編輯、《雷鋒》雜志總編輯陶克將軍曾對李桂臣說:“你選擇來青島黃海學院非常好,青島黃海學院擁有很濃厚的學雷鋒氛圍,相信你會有家的感覺,你的到來也會給青島黃海學院學雷鋒增加一張名片,我們都是‘雷鋒精神的種子’,弘揚雷鋒精神,傳承雷鋒精神是我們的使命。”

          李桂臣在校雷鋒紀念館向同學們作講解

          多年來,李桂臣帶著傳播雷鋒精神的神圣使命,一直在為青島黃海學院雷鋒精神的研究、雷鋒精神的弘揚孜孜不倦,不懈努力。

          雷鋒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青島黃海學院始終將學雷鋒作為抓手,打造出雷鋒精神進大學的“黃海模式”。如今,“雷鋒”早被鐫刻進了這座校園的肌體,雷鋒精神作為一面鼓舞引導學生的鮮艷旗幟,將永遠在校園中傳遞下去。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3653cK_2Fvvq1EeBBzVQSA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