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院長曹勇安教授來我校作建設應用型大學教育專題報告會

          2014-11-11 8415 作者: 來源:
          曹勇安教授作報告
          報告會現場

          11月11日,東亞學團董事長、齊齊哈爾工程學院院長曹勇安教授應我校劉常青董事長的邀請,圍繞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設問題作了題為《高校辦學模式的演變》專題報告會。院務會全體領導,各二級學院(部)院長、副院長、院長助理和教師代表,各行政職能部門負責人和部分職工代表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由教務處處長梁忠環主持。

          曹勇安教授從近現代中外高等教育的演變談起,論及教育在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這三個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與經濟之間的結合形式也經歷了由定界清晰,到跨界合作,最后到無界融合的演變;高等教育的功能也由最初的教學功能逐步增加了科研功能和服務功能,實現了從認識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蛻變。隨后,曹勇安教授援引出中國現行教育體系的基本架構: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曹勇安教授指出,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目前我國的應用技術教育體系已初步形成。但如何實現應用型教育“產教融合”,推進職業文化和教育文化的有機融合,培養具有態度、知識和技能職業素養適銷對路的優秀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最根本的途徑就是構建能貫通學科和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

          圍繞課程建設,曹教授認為,目前民辦院校學情的“異質性”對教師的“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知識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不是“帶著知識走進學生”,而是“帶著學生走進知識”,培養學生具有“生活的常識”、“生存的能力”和升華“生命的意義”。由此得出:課程是以社情為依據、學情為基礎的“生態系統”和完整的學校文化,具有動態性、對話性、情境性、生長性特征。曹教授結合自己的實踐經歷向我們展示了齊齊哈爾工程學院隱性課程(學校文化)和顯性課程(教學方案)相得益彰的課程體系建設。隨后,以“炒土豆絲”為例,生動形象地闡釋了應用型教育區別于普通教育的特點是:實踐聯系理論。

          最后,曹勇安教授深情的指出,職業教育是“以生為本”的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培養人人成才的教育。在這個理念過剩的時代,職業院校如何嚴遵“面向人人,人人成才”的課程價值取向,面向地方,面向社會,面向學生,量身打造一套系統、完整的課程體系,這是未來職業院校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人才培養的關鍵所在。

          曹教授的報告生動活潑,深入淺出,有理有據,更有自己親身的教學和管理實踐作基礎,受到與會人員的熱烈歡迎。在幽默后、笑之余,發人深省,對我校的應用型高等教育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