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新時代雷鋒精神育人的黃海路徑
2025-04-11
843 作者:李桂臣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在新時代,雷鋒精神已成為中國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活教材。
在黃海之濱的青島,一所特色鮮明的高等學府——青島黃海學院將雷鋒精神融入辦學育人全過程,以雷鋒精神培根鑄魂,筑牢師者立德樹人的初心本色;以榜樣力量啟智潤心,鍛造青年學子奉獻報國的精神品格;以實踐養成固本培元,打造“大思政”育人特色品牌。讓雷鋒精神的時代光芒照亮育人之路,矢志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先后獲得全國“學雷鋒先進單位”、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黨史教育基地”“紅色文化傳承示范校”“青島市雷鋒學校”等稱號。
踐行雷鋒文化 賡續紅色基因
學院建于1996年,目前,在校學生達33000余人,教職工1800多名。自1998年與“雷鋒班”建立了聯系,邀請雷鋒班班長來校為師生作雷鋒精神報告起,學院創建形成了學生一入校,就要聽一次“雷鋒精神”報告、讀一本《雷鋒日記》、會講一個雷鋒故事、參加一項志愿服務組織、觀看一次雷鋒影片、寫一篇學雷鋒心得體會的“六個一”工程,并于2011年與雷鋒生前部隊建立共建關系,共同打造出全國首所高校“雷鋒紀念館”,建成了雷鋒紀念館、雷鋒林、雷鋒塑像、雷鋒講壇、《雷鋒雜志》工作站、“雷鋒班”班長工作室等六位一體學雷鋒育人陣地,堅持用雷鋒精神立德樹人,培育學生像雷鋒那樣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了雷鋒精神育人的黃海模式。
建校29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以雷鋒精神興校育人,“辦雷鋒學校、培育新時代的雷鋒”是學校始終不變的辦學初心和使命,雷鋒精神中所蘊含的“信念的力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和進取的銳氣”,鑄就了教師對教育事業負責任的信仰之心、對學生關懷的仁愛之心、對育人擔當的敬畏之心、對教育教學銳意進取的創新之心,深入扎實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新時代雷鋒式學生,將新時代雷鋒精神深度融入學校黨團建設,打造出一系列“雷鋒精神鑄魂育人”的黨建品牌。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以深化理論武裝推動知行合一,以思想偉力賦能教育實踐,激活"黨員雷鋒崗"的先鋒引擎效能。在教育教學改革中鍛造攻堅團隊,在管理服務創新中培育示范標桿,在師德師風建設中樹立模范旗幟,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奮力譜寫學校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學校將雷鋒精神融入學校辦學精神、課程育人體系、實踐育人體系、文化育人體系、科研育人體系,構建“常態化、全過程、高質量、全融入”學雷鋒育人體系,實現雷鋒元素全融入、雷鋒文化全覆蓋,以雷鋒元素搭建見賢思齊的育人載體。努力讓雷鋒資源活起來、雷鋒情懷立起來、雷鋒精神揚起來,打造出常態化學雷鋒育人機制“3456工程”。
深化融合教學 賦能思政教育
學校整合“雷鋒精神育人”紅色資源,探索課程思政育人途徑,構建了由10個模塊20個項目組成的雷鋒精神校本課程體系。形成了具有黃海特色的雷鋒精神常態化育人機制,開展“雷鋒班長話雷鋒”“雷鋒精神進教材”“雷鋒文化課堂”“雷鋒事跡進頭腦”“尋找身邊的雷鋒”等雷鋒精神主題教育活動,將雷鋒精神融入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社會實踐等學生成長全過程,實現了雷鋒精神與“五育并舉”的融合發展,實現了精神引領與實踐賦能的雙向互動,著力培養既有扎實學識、又有高尚品格,既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又能扎根人民奉獻社會的新時代有為青年。
近年來,青島黃海學院與雷鋒生前部隊雷鋒紀念館、雷鋒班、撫順市雷鋒紀念館、湖南雷鋒紀念館、雷鋒雜志社、雷鋒學校、全國多所大中小學共建雷鋒精神育人基地,以弘揚雷鋒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切入點,以培養雷鋒式高素質人才為目標,構建了“軍、地、館,院、校、所”多維立體融合式大思政課程育人體系。遵循新時代課程思政建設標準,立足各學科課標要求,在精準落實學科核心要素培育過程中,系統梳理課程資源中紅色文化育人元素,實施知識體系、價值引領、實踐體系三體聯動模式,形成“顯性知識傳授-隱性價值滲透-實踐能力轉化”的螺旋上升育人模式,實現思政教育全覆蓋。將雷鋒日記融入課程體系,引導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在智育中融入雷鋒的“釘子精神”,激發創新實踐、智育賦能;將百年黨史、雷鋒精神與藝術創作相結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藝術觀,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在志愿服務中錘煉意志體魄,讓學生在服務中鍛煉身體、強健體魄、磨礪意志;在勞育中體驗“為人民服務”的幸福感,注重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的良好品質。
29年來,一代代“黃海人”薪火相傳、接續奮斗,用“雷鋒精神興校育人”,研究實踐成果豐碩,學校先后榮獲教育部首屆“全國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一等獎”“山東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青島市國防教育基地”“青島市學雷鋒示范點”等榮譽稱號,連續6年獲評中國學雷鋒基金管委會全國“學雷鋒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用愛滋養心靈 提升教育溫度
用春天般的熱情溫暖學生,用嚴謹的態度影響學生,用仁愛的情懷感動學生,用溫暖的行動浸潤學生,教育引領出一批批學生,用雷鋒精神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標,廣大師生用實際行動譜寫出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29年來,創建“校園學雷鋒十百千”工程、“雷小鋒”種子志愿服務工程等多樣式常態化學雷鋒活動成為黃海學院師生的日常。被雷鋒精神浸潤影響的一代代黃海追“鋒”人,累計已超過十幾萬人,涌現出失去雙臂的書畫家、身殘志堅的勵志典型劉仕春,闖入火海勇抱燃燒煤氣罐的救人典型劉名利,熱心幫助失明老人的奉獻典型陳松,孝老助殘典型鮑晴晴,斬斷青絲馳援武漢的90后護士何瑞星等一批追“鋒”人代表。
與此同時,學校還成立“雷鋒班”班長工作室,組建雷鋒精神宣講團,成立“雷小鋒”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系列活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獲得者李天提到大一參觀雷鋒紀念館時的深刻記憶,“我們從小到大也都在聽雷鋒的故事,但是當我第一次走進學校雷鋒紀念館時,感受是非常不一樣的。以前只知道雷鋒樂于助人,但是聽了雷鋒精神報告,看了雷鋒留下的照片、日記、音像資料,我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的雷鋒,看到了他的家國情懷、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等”。
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承,更是心靈的喚醒與塑造、感情的啟迪與共鳴。29年來,黃海學院用雷鋒精神興校育人,秉持“知行合一”校訓,踐行“惟德惟能、止于至善”的校風,形成以“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大國工匠文化、創新創業文化”四文化融合育人特色,在全國產生了持續廣泛的影響,學校成為新時代“培育雷鋒式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優秀代表。
作為山東省首家高等教育“雷鋒學校”建設單位,青島黃海學院秉持“以生為本、以文化人”的教育哲學,構建起“三維驅動、五育融通”的新時代雷鋒精神育人體系。學校始終錨定“與雷鋒同行、與時代同頻”的精神坐標,將“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鐫刻進辦學基因圖譜,創新實施“鑄魂、深耕、燎原”三大工程;通過課程思政浸潤工程厚植精神根基,依托實踐育人深耕工程培育奉獻品格,借力文化傳承燎原工程激揚青春擔當。在新時代的育人征程中,黃海人正以系統化建構、場景化培育、社會化傳播的育人新模式,讓每位學子成長為自帶雷鋒精神基因的“火種”,將大愛胸懷與忘我精神播撒在民族復興的壯闊原野上,書寫著新時代雷鋒精神立德樹人的鮮活篇章。
(作者系青島黃海學院黨委武裝部部長、雷鋒紀念館館長)
來源: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4/t20250407_58671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