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全省民辦高等教育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全省有關教育局分管局長,36所民辦高校、獨立學院舉辦者代表、學校負責人、派駐民辦高校督導專員,駐濟有對口幫扶任務的公辦高校校長,省教育廳、省委高工委有關處室負責同志參加會議。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宋承祥,教育廳黨組成員、總督學徐曙光出席會議并講話,我校董事長劉常青,省委高校工委駐我校黨建聯絡員、督導專員王眾臣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省民辦高等教育發展迅速并取得顯著成就,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條件逐步改善,層次顯著提高,體制機制不斷創新,基本形成了與公辦高等學校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在擴張高等教育規模,豐富和擴大高等教育資源,有效增加教育投入,促進公平和擴大就業,推動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我省民辦高等教育還存在諸如發展環境尚需優化,促進發展的政策措施不夠完善,現有優惠扶持政策落實不夠到位,監管機制和服務支撐體系尚不健全,部分民辦高校存在違規招生、違規辦學現象,整體管理和教育質量有待提高等問題。
會議強調,促進民辦高等教育健康發展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一手抓政策支持和環境優化,一手抓內部建設和管理監督。要從實施民辦學校分類管理,健全和落實政府扶持政策,積極開展對口幫扶,完善教師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多措并舉,引導和支持民辦高校健康發展、轉型發展、特色發展。要進一步明確省市兩級在促進和規范民辦高等教育發展方面的職責。
會議要求,各民辦高校要認清形勢,增強辦好民辦高教的責任感,增強全局意識,進一步要端正辦學指導思想,堅持不移走內涵發展道路,嚴格規范招生行為,切實維護山東民辦教育的整體形象。要依法完善內部治理結構,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教學管理為中心完善日常管理制度,依法規范資產和財務管理,加強行業自律。
會上,山東協和學院院長盛振文代表7所民辦高校宣讀了《規范民辦高校辦學行為倡議書》;36所與會民辦高校負責人代表本校簽署了《規范辦學行為承諾書》;7所駐濟公辦高校和7所駐濟民辦高校負責人代表公、辦民辦高校簽署了對口幫扶協議。
據介紹,目前,全省民辦高校已達38所(其中有在校生的36所),占普通高校總數的26.7%;在校生31.13萬人,占普通高校在校生總數的18.3%。除11所獨立學院外,27所民辦高校的資產總額已達150多億元;具有土地證的校園面積達2.6萬畝,取得房產證的教學行政用房38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到了16億多元;紙質圖書總量達到了2000多萬冊。2013年以來,省財政撥款1.3億元用于支持民辦高校名校建設和特色品牌專業建設;有關部門在青島、濰坊和德州三市開展了民辦職業院校分類管理試點和民辦學歷學校教師按事業單位標準參加養老保險試點;落實了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在用地、收費、教師培訓、專業建設、科研立項、評優選先等方面的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