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揮做客山海大講堂 解析人工智能與網絡安全融合新路徑
2025-09-21
55 作者:楊丹丹 來源:宣傳部

9月19日下午,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人工智能科學院院士、亞洲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李揮做客山海大講堂,在知信樓B01報告廳為師生帶來了以《人工智能賦能網絡空間安全》為題的學術報告,青島黃海學院董事長劉常青、校長李清山等校領導,各學院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學生代表聆聽了報告會。報告會由副校長馬延岳主持。

在報告會中,李揮院士從網絡空間安全的現實狀況切入,著重強調了網絡安全在當今數字化時代的關鍵意義。他分別從“當前網絡存在的三大問題”“多邊共管多標識網絡體系MIN的構建與特性”“網絡安全及數據隱私保護之思考、實踐、頓悟之:‘牛頓三定律’式理論框架”“人工智能與網絡空間安全的深度融合”等幾個方面,結合具體案例以及自身團隊的科研成果,深入剖析了網絡安全領域的發展規律,展望了人工智能在賦能網絡空間安全方面將發揮的重大作用。
馬延岳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李揮院士的報告邏輯清晰、案例鮮活、觀點前瞻,不僅拓寬了我們的學術視野,更讓我們對相關領域的未來發展有了更清晰的思考方向。希望在場的各位老師、同學,能以此次報告為起點,將學到的知識、獲得的啟發轉化為研究與學習的動力,在人工智能、網絡空間安全等相關領域持續探索、勇于創新,努力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需求相結合,在專業道路上不斷突破自我,為行業發展與社會進步貢獻力量。
報告會結束后,李揮院士到辦公樓201會議室進行座談交流。
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學校宣傳片,對我校的發展歷程、辦學特色及取得的成就有了更加直觀和全面地了解。雙方就加強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建設及培養更多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人物簡介
李揮,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國際院士科創中心首席信息科學家、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人工智能科學院院士,亞洲研究院名譽院長;他是國際上首先系統性地指出目前IP體系的三大基因缺陷論斷的學者。
李揮教授在AI領域的貢獻是提出基于全信息論及統一智能理論的高安全代碼自動生成方法與系統,并將其應用于網絡空間安全及可信數據空間安全,其一作的國際上第一本《大模型與安全代碼生成》專著及教材將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英文版由IEEE&Wiley聯合出版。李揮教授團隊聯合騰訊安全平臺部及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頂尖研究團隊,共同推出并開源業界首個專注于項目級(Project-Level)AI生成代碼安全性的評測框架——A.S.E (AI Code Generation Security Evaluation)。該項目旨在為AI生成代碼在真實開發場景中的安全應用提供權威參考,推動大語言模型在AI編程領域的健康落地與應用。在AI領域的貢獻是提出基于全信息論的高安全代碼自動生成方法與系統,并將其應用于網絡空間安全、將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專著。
初審:楊丹丹 復審:齊震 終審:李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