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師生在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摘金
2025-07-01
242 作者:王福悅、張鐘濤 來源:
近日,我校影視學院2023級戲劇影視表演系六班學生王梓與青年教師張鐘濤憑借原創音樂作品《老陶》,榮獲第十九屆“中國好創意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音樂舞蹈專項,歌曲創作類(非專業組)國賽一等獎。全國獲此殊榮者僅三項。


王梓(左)與張鐘濤老師
該作品靈感源自我院戲劇影視表演六班畢業大戲《暗戀桃花源》中的“老陶”一角。在話劇中,王梓同學扮演的“老陶”老實木訥,遭受了妻子的背叛。郁憤的他夢游桃花源后,以一種隨遇而安的態度面對世界和余生,完成了從“束縛”到“自由”的轉變。
王梓同學用流行音樂表達了飾演老陶的體悟,張鐘濤老師用家鄉的婺劇唱腔演唱古文《桃花源記》片段,借韻律與詞句,勾勒出老陶的特質與命運。作品展現了老陶從情傷沉郁到心境釋然的愛情故事,映照出他對人生際遇的深深不甘與無奈。
2023級戲劇影視表演六班《暗戀桃花源》劇照
王梓(左一)飾演“老陶”
匠心淬煉·幕后耕耘
從舞臺到錄音棚,師生們付出了無數辛勤的汗水。《老陶》的誕生,離不開師生二人于知韻樓302電影混音教室內一個月的辛勤耕耘。在張鐘濤老師的悉心指導下,王梓同學肩負起編曲、作曲及演唱的重任。這一個月,恰逢畢業大戲排練如火如荼,學業與彩排的雙重壓力如山。為了不耽誤任何一環,王梓同學幾乎榨干了所有課余時間,常常在排練間隙或課后匆匆奔赴混音室。無數個深夜,302教室的燈光成為校園里最執著的守望者——王梓與張鐘濤老師并肩奮戰于此,反復調試每一個音符的音色與位置,打磨每一處聲音的銜接與層次,精益求精直至深夜。鍵盤的敲擊、設備的嗡鳴與師生專注地討論交織在一起,見證了他們克服時間沖突與技術挑戰的堅韌。
當收到獲獎證書時,王梓同學如此說道:“這個作品的誕生,離不開學院老師們的支持,尤其是我的指導老師——張鐘濤老師,他發現了我在編曲上的天賦,并鼓勵、協助我創作出《老陶》這個作品。感謝學院為我們提供了多樣的藝術實驗室,能夠讓我們拓展自己的專業邊界,發現自身的無限可能。”
張鐘濤老師在電影混音教室指導
協同育才·學院賦能
《老陶》的創作過程,亦是影視學院跨系協作的生動寫照。影視系劉晨、祝凱睿老師作為技術顧問,提供了關鍵設備的技術保障;動畫系王福悅老師則親自操刀,輔導王梓同學完成了歌曲的視覺設計。這一無縫銜接的合作,深刻體現了影視學院打破系部壁壘、凝聚合力共筑精品成果的辦學理念。
影視學院院長薛永武教授對此高度評價:“《老陶》是課堂理論在藝術實踐中成功落地的典范,充分彰顯了黃海學院在激發學生創新潛能、提升實踐能力方面的育人成效。學院將矢志不渝地打造更廣闊的藝術創新舞臺,為每一位懷揣藝術夢想的學子創造良好條件,助其綻放璀璨光芒。”
初審:劉丹 復審:李建軍 終審:薛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