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勇教授來校開講
2025-07-03
178 作者:祝天惠 來源:國際商學院
7月2日,知信樓406會議室里氣氛熱烈而莊重。中國石油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王勇蒞臨青島黃海學院國際商學院,為國際商學院財會金融系帶來了一場關于會計與財務實證論文寫作認識與體會的精彩報告會。國際商學院院長王志憲、院長助理王佳璇以及財會金融系全體教師齊聚一堂,共同聆聽這場學術盛宴。
王勇教授詳細闡釋了實證論文的定義,指出實證論文是結合大量數據,以數據檢驗問題為核心,運用統計學方法開展研究,且研究結果須具備可重復性和可檢驗性的研究論文。這一清晰的概念界定,讓在場教師對實證論文有了更為準確地認識。
王教授著重強調了優秀論文應具備的六大特征。在選題方面,一個有價值的選題至關重要,它需要緊密貼合現實問題,具備政策相關性,同時精準定位文獻空白之處。這樣的選題既能解決實際問題,又能為學術研究貢獻新的視角和思路。創新性觀點則是論文的靈魂所在,涵蓋理論上的新機制或新解釋路徑、方法上的創新以及數據上的突破。通過不斷創新,才能在學術領域脫穎而出。完美的結構框架是論文的骨架。
王教授指出,論文需邏輯自洽,理論與實證相互呼應,研究路徑清晰明了。只有這樣,讀者才能順暢地跟隨作者的思路,理解研究的全過程。可靠的求證是論文科學性的保障,要求數據可靠、識別策略嚴謹,并開展多種穩健性檢驗、機制驗證與異質分析。這不僅體現了研究的嚴謹性,也增強了研究結果的可信度。有意義的結論是論文的價值體現。它應包括對理論功效的回顧,確保政策建議具有可行性與明確的邊界條件,同時進行外部效度討論。這樣的結論才能為實際決策提供有力支持,為學術研究拓展更廣闊的空間。而優美的文筆則是論文的加分項,簡潔精練的語言、精準的術語使用以及美觀且信息豐富的圖表呈現,都能提升論文的可讀性和專業性。
在講解過程中,王教授結合自身豐富的實踐經驗,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將復雜的學術概念和寫作技巧講解得通俗易懂,讓在場教師們受益匪淺。
最后的交流環節。王教授與系部教師們圍繞報告內容展開了深入探討,教師們積極提問,就論文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向王教授請教。王教授耐心細致地解答每一個問題,與教師們分享自己的見解和經驗,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此次報告會讓國際商學院財會金融系的教師們對會計與財務實證論文寫作有了更為全面和深入地認識。結合自身經驗,大家深刻體會到一篇好的學術論文應具備立意新、邏輯清、表達好、功夫深的特點。相信在未來的學術研究中,教師們將以此次報告會為契機,不斷提升自己的論文寫作能力,為學術研究和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初審:林燕 復審:劉奕蔓 終審:孫兆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