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紀實 | “啟航·童心筑夢”服務隊:紅色浸潤童心,溫情告別盛夏
2025-08-05
401 作者: 來源: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蟬鳴漸盛,暑意正濃,北江路社區青桐學堂的教室里卻始終涌動著別樣的熱鬧。“啟航?童心筑夢” 服務隊的志愿者們與孩子們相伴的第十二、十三個清晨,依舊盛滿了知識的墨香、紅色的印記與告別的溫情。從課業輔導的筆尖沙沙,到紅色故事里的崢嶸回響,再到八一課堂上的軍魂激蕩,最后在告別班會的歡聲笑語與不舍淚光中,這段夏日的公益時光,正以最飽滿的姿態,書寫著屬于童心與熱愛的獨特篇章。
第十二天:課業輔導夯基礎,紅色課堂潤心靈
課業輔導:筆尖筑基,陪伴成長
第一節課的課業輔導時間里,志愿者們耐心為同學們解答暑假作業中的難題,從數學公式的推導到語文課文的理解,一對一的細致指導讓孩子們的困惑迎刃而解,學習效率大大提升。
紅色故事課堂:聆聽崢嶸史,童心植信仰
第二節課的紅色故事課堂上,志愿者化身“紅色講解員”,帶領孩子們走進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從建軍節的起源講起,1927 年南昌起義的槍聲仿佛在耳畔回響,周恩來、賀龍等革命先輩精心策劃起義,戰士們浴血奮戰占領南昌城的場景在孩子們心中勾勒出清晰的輪廓。隨后,長征路上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艱辛歷程,楊靖宇在冰天雪地中與敵人周旋的英勇事跡,都讓孩子們聽得入了迷,紛紛感嘆革命先輩的不易。
八一課堂:軍魂潤童心,信仰照前路
第三節課的八一建軍節主題課程更是點燃了孩子們的熱情。志愿者詳細介紹了南昌起義作為人民軍隊誕生標志的重大意義,以及1933 年 8 月 1 日被確定為建軍節的由來。從土地革命時期的根據地創建,到抗日戰爭中的百團大戰,再到新中國成立后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孩子們了解到人民軍隊始終肩負著保衛國家主權、維護社會穩定的使命。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黃繼光用胸膛堵槍眼的英雄事跡,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軍人的無畏犧牲與無私奉獻。
啟航·童心筑夢服務隊
第十三天:告別班會訴真情,感恩相遇盼重逢
告別班會:夏日終有別,童心憶綿長
時光匆匆,轉眼間來到了本次青桐學堂公益托管課的最后一天。上午的告別班會在志愿者老師溫柔的開場白中拉開序幕:“親愛的孩子們,這段時間的相處充滿了歡聲笑語,今天我們要暫時說再見了,但這份記憶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隨后,志愿者老師邀請每一位同學分享自己在暑期公益托管課期間印象深刻的事情。有的孩子提到紅色故事課上楊靖宇將軍的事跡讓自己深受震撼;有的孩子對八一建軍節主題課程里的軍隊知識念念不忘;還有的孩子說起課業輔導時志愿者老師耐心講解題目時的溫暖模樣…… 稚嫩的話語中滿是真誠,每一個故事都承載著這段時光的美好。
分享結束后,志愿者老師們一一上臺與孩子們做最后的告別。他們回憶著與孩子們相處的點滴,肯定了大家的進步,也表達了對孩子們的殷切期望。“希望你們帶著這份紅色記憶,努力學習,茁壯成長,將來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簡單的話語里飽含著深深的不舍。
當最后一聲下課鈴輕輕響起,青桐學堂的暑期時光悄然畫上句點。但那些在紅色故事里聽過的英雄傳奇、在八一課堂上萌發的軍旅向往、在筆尖沙沙中積攢的知識力量,早已像顆顆飽滿的種子,落在孩子們的心間。志愿者的掌心溫度、孩子們的清脆笑聲,會化作記憶里永不褪色的片段—— 這個夏天,我們不僅傳遞了知識與信仰,更收藏了一群人的成長與牽掛。暫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愿這份溫暖與力量,能陪著孩子們在往后的日子里,向陽而生,逐光而行。
初審:王如雪 復審:董軒江 終審:李宗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