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建交50周年紀念活動:“絲語繡章”中國抽紗藝術展暨專題講座在泰啟幕
2025-08-20
642 作者: 來源:設計與美術學院
在中泰兩國建交50周年這一意義非凡的時刻,我校與泰國格樂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抽紗藝術設計展 “絲語繡章”,于 8 月 15 日下午在泰國格樂大學 “格樂藝術館” 盛大開幕。這場以絲縷交織的東方韻味為主題的展覽,成為兩校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成果。我校設計與美術學院院長邵力民教授與格樂大學外事副校長 Prof.Dr.Jaran Maluleem、格樂大學國際藝術學院院長林毓芝博士、中國山東省高校美術與設計教育聯盟胡國峰副秘書長等領導、老師及在讀研究生們共同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上,格樂大學外事副校長Prof. Dr. Jaran Maluleem 在歡迎辭中高度肯定了本次展覽的意義,認為其將成為中泰藝術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能進一步促進兩國青年間的跨文化對話,并提及中國抽紗藝術所體現的傳統智慧與時代需求的深度融合,以及中國留學生作為中泰友誼青年使者在傳承中華文化方面的努力。
格樂大學外事副校長Prof. Dr. Jaran Maluleem
開幕式后,我校邵力民教授作主題報告,詳細闡述了抽紗藝術的起源與發展,現場反響熱烈。邵教授介紹,抽紗藝術歷史可追溯至12 世紀的挪威哈當厄爾區,1650 年至 1850 年間在挪威達到高峰,約 1885 年傳入中國沿海通商口岸,北方以煙臺最早。他還解釋道:“抽紗是通過在布面上按照圖案紋樣設計要求,有計劃、有規律地抽調部分布絲,隨后運用繡織等工藝手段組成圖案。這種技藝融合了‘減法’的抽紗與‘加法’的刺繡,形成虛實相間的藝術效果。”
邵力民教授作學術報告
本次展覽由胡國峰老師擔任學術主持。學術報告結束后,師生共同前往“格樂藝術館” 參觀。展覽從抽紗藝術的歷史入手,以潮汕抽紗藝術風格研究為切入點,以山東抽紗藝術設計推動產業發展為樣本,勾勒出中國抽紗藝術的多元譜系。通過精美的抽紗作品、歷史文獻和互動展示,生動講述了中國抽紗藝術從西方傳入到本土創新的百年傳奇,展現了中泰文化交流的深化以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人文紐帶作用。
展覽現場
作為我校慶祝中泰建交50 周年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本次展覽充分展示了中華傳統工藝的魅力,引發了國際視角下對中國文化的深度思考。開幕式現場吸引了中泰兩國文化界人士、專家學者及在讀研究生逾百人觀展。
據悉,本次展覽持續至8 月 18 日,免費向公眾開放。
初審:曹瑩 復審:王維智 終審:邵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