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雙11
11月11日,“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大部分人都在忙著買買買,或者在瘋狂購物之后直呼想“剁手”。而在青島黃海學院有一群大學生,卻用自己的方式玩轉“雙十一”,只掙錢不“剁手”。
我是阿里“淘小二”
“雙十一”,最忙碌的應該就是客服了。今年的“雙十一”,青島黃海學院15級電子商務專業有50位同學通過培訓考核成為阿里菜鳥優+客服,有30位同學成為考核更加嚴格的阿里云客服“淘小二”,直面“雙十一”。菜鳥優+客服主要負責解答客戶關于物流快遞、發貨時間、送貨效率等方面的問題,而阿里云客戶則負責解決付款糾紛,向客戶解釋購物規則等等。按每天最多6小時工作量計算,“雙十一”當月,每位“淘小二”的平均工資將達到2500元,對于大部分利用課余時間工作的同學們而言,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了。
掙錢雖然快樂,但工作并不輕松。15級電商7班的逄杰同學說:“干了客服才知道,掙錢真是不容易,有很多買家態度特別不好,說話很沖,真是特別磨練我們的性格。”阿里巴巴第三方服務商山東網商集團派駐黃海學院的企業講師楊小健老師則說:“對學生的考驗其實遠不止應付客戶這么簡單,阿里智能服務考核系統會對每一位客服進行嚴格的監控,他們的平均響應時長、服務時長、客戶滿意度等等都有實時的考核,要求學生客服們必須全神貫注,因為這是實戰,不是演習。”
“雙十一”實體店開起來
黃海學院15級電商2班的王晨是“心塵團隊”的隊長,她的團隊擁有校內固定成員3人,外校兼職宣傳、美工的成員十幾人,主營韓版女裝,擁有自己的淘寶店,在微博、微信、QQ、快手、映客等平臺擁有粉絲上萬,自己采購商品、自己當模特,月純利潤超過5000元。
這個“雙十一”,對于王晨和她的團隊,最高興的事是終于擁有了自己的校內實體店。王晨說:“這距離擁有我自己的原創服裝品牌和工廠,又近了一步!”
創業團隊玩轉雙十一
梁浩然同學帶領的“弘義”團隊今天格外精神,成員們西裝革履,在校園里宣傳自己團隊代理的新品露露杏仁露。他們一起注冊了公司,營業執照預計下周就可以發下來了。梁浩然說:“創業比想象的難,但是大家在一起努力的感覺特別好,今天是雙十一,我們和學校的奶茶店合作推廣產品,公眾號也有抽獎活動,一步一步來吧,下一步我們要進軍超市。”
梁浩然的同學鹿存浩的主攻方向有所不同,他的團隊將幾個校內創業團隊進行整合,已有30多人的規模,主要從事淘寶天貓店鋪的美工、數據分析、產品攝影等工作,一個店鋪每月的運營費用就有8000元。這個雙十一,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加強對店鋪數據的監控,然后做出實時調整。鹿存浩說:“雙十一的工作量明顯大于平時,這對于我們團隊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可以幫助我們規范流程。畢業以后,我們想留在青島開一家自己的運營工作室,繼續創業。”
機智!雙十一之前就把錢掙了!
15級電商一班的夏高建帶領的“加一設計”團隊,在雙十一前一個多月,實現盈利過萬元。他們主攻設計方向,包括淘寶天貓店鋪詳情頁、主圖設計、商品拍攝、店鋪裝修等。迎合雙十一海報更新需求,團隊成員主動出擊,聯系店鋪客服尋求合作。利用學校免費提供攝影棚、相機、道具的有利條件,團隊提出免費拍攝,讓利客戶,報價比市場價低了不少,很好的吸引了客源。夏高建說:“我們的工作是在雙十一之前就完成了,今天反而比較清閑,但是今天也有喜事,我們注冊的青島加一電商有限責任公司的營業執照發下來了,以后我們是有公司的人了,要加倍努力才行!”
據悉,青島黃海學院一貫鼓勵學生參與實訓創業,創辦大學生就業創業孵化基地,通過“網商學堂+企業工作坊+創客空間”的方式,構建了基于創新、創業、創客的實訓式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引入數十家企業,建立電商企業實訓工作坊,累計孵化培養學生近四千人。建立黃海e代人創客空間,孵化80余家創客公司,其中6家企業申請專利,培養創業團隊24個。成立阿里巴巴精英班,進行跨境電商實務、企業實訓、雙語教學、企業游學、企業導師等實戰培養,打造跨境電商實用人才。2015年11月該孵化基地被作為教育部職業教育管理能力提升會議的觀摩現場。2016年9月,“黃海e代人”創客空間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
客服君正在為親服務
阿里菜鳥優+客服正在為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