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校黨委書記李清山寄語全校團員青年:做有為黃海人,有志青年人,有夢中國人

          2017-05-05 16402 作者: 來源:

          5月4日下午,青島黃海學院在校體育館隆重舉行了“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黨走”——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95周年總結表彰大會。校黨委書記李清山向全校團員青年致以誠摯的問候,并寄語團員青年:做有為黃海人,有志青年人,有夢中國人!

          會上,校黨委書記李清山發表了題為《做有信念擔當的黃海人》的講話,他與在場的團員青年分享了:青年與青春,成長與成才,信念與擔當,前行與踐行四個方面的內容:

          青年與青春

          青年一詞的含義在全世界不同的社會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義隨著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幻一直在變化。聯合國于1985年“國際青年”年,首次將青年定為15至24歲之間的人。現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新的年齡分段,青年的年齡上限提高到44歲。

          青年者,國家之魂。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這是李大釗先生在《青春》中寫就的名句。青年正在步入社會主流,并開始承擔起社會的責任。在《少年中國說》中,梁啟超先生更是強調“少年強,則中國強”,這句感人至深的名言道出了晚清時代多少仁人志士的心聲。有位偉人說的好:“我們的青年是一種正在不斷成長、不斷上升的力量,他們的使命是根據歷史的邏輯來創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條件。胡錦濤同志曾指出:“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也告誡青年:要志存高遠,增長知識,錘煉意志,讓青春在時代進步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要胸懷理想、錘煉品格,腳踏實地、艱苦奮斗,不斷書寫奉獻青春的時代篇章。

          青年人具有積極進取和頑強拼搏的精神,為社會發展帶來希望和自信。青年一代更是一種有形和無形資產的重要源泉。青年的成長決定社會的成長,青年的發展決定社會的進步,青年的未來決定社會發展的未來。在現代社會中,誰贏得了青年,誰就贏得了希望;誰把握了青年,誰就把握了事物的發展命脈。

          成長與成才

          劉庸說:“成長是一種美麗的疼痛。”人的生命是個不斷成長、一直成長的過程。成長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向著圓滿成熟的生長。在量化的方面,如身高的增長,經濟的增長,或在抽象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積極面的生長,如一個系統變得更加復雜,生物體變得更加成熟完善。成才是指一個人達到一定的文化知識水平和具備相應的能力,可以承擔和勝任某項工作任務。

          成長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成才則是一個人通過努力,獲得成就。成才必然要經過成長的階段,成長是成才的前提,成才是成長過程所追求的目標。成長中,你們要學會感恩、學會團結、學會自立,也要學會認識:真、假、善、惡、美、丑。成才中,你們要繼承和發揚敢為人先、破舊立新的光榮傳統,勇于探索,敢于創新,不斷用人類社會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豐富和提高自己,不斷攻克新的難關,攀登新的高峰。你們要勤于思考,勇于創新,爭做新知識、新科技的占有者和創造者,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發揮更大的作用。你們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參與志愿服務,參加公益活動,在實踐中成長成才,努力成為知識豐富、眼界開闊、富有開拓精神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信念與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與青年學生座談,給青年學生回信,評價和贊揚“當代大學生是可愛、可信、可貴、可為的”。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科技大學,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提出明確要求,勉勵同學們“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做有擔當、有作為的大學生,做有品質、有修養的大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是青年不斷成長,走向成功的基礎。青年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指導自己的行動,始終做到忠于祖國、忠于社會。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要堅決做到不做有損國家形象的事情。有了完善的人格,青年人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增強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社會的興衰榮辱緊密結合起來,把個人的價值真正融入到無限的社會實踐中去正確認識自己,不斷反思改進,樹立切合實際的發展目標。

          昨天,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中國政法大學,在參加 “不忘初心跟黨走”團員主題團日活動中講到:希望大家矢志不渝,用一生來踐行跟黨走的理想追求。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要始終保持先進性,廣大團員青年堅定跟黨走,就是初心。不忘這個初心,是我國廣大青年的政治選擇,也是我國廣大青年的人生航向。習近平勉勵同學們珍惜韶華,潛心讀書,敏于求知,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畢業后為祖國和人民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堅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勇于擔當,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與豪情,為社會承擔更多的責任,做出更大的貢獻,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看到希望。

          前行與踐行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200多年以前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狄更斯曾經說過的話,這句話即便被放在當今也依然時髦。當代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當下的愛國主義,是一種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強烈的期望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愿望。這種愿望,以中國的快速發展與日益強大為心理依托,力求實現百年以來我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理想,贏得我們在世界上真正的平等地位。這種愛國主義,體現出理性的思維、開放的心態和發展的眼光,她將重塑我們的民族精神,成為振興中華的強大動力。

          青年時期占據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這寶貴的時間中,廣大青年要珍惜光陰,努力前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斗,青年大學生們朝氣蓬勃、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是可愛、可信、可為的一代,今天我們高校學生的人生黃金期,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完全吻合。親自參與這個偉大歷史進程,實現幾代中國人的夙愿,實乃人生之大幸。當代青年學生建功立業的舞臺空前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無限光明。黃海學院的同學們一定秉承“知行合一”的校訓,踐行“唯德唯能 止于至善”的校風,以“成才報國”為己任,在黃海學院本科教學合格評估中,在創辦省內領先、國內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應用型民辦本科高校的道路上,做有為的黃海人,有志的青年人,有夢的中國人!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