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學期之末,新年來臨之際,辭舊迎新,萬象更新。近日,本科學院面向全體師生就新學期的教學工作成功進行了具有開拓性、實質性和特殊意義的師生教學雙選活動。本科學院09級、08級、07級全體學生和240名任課教師及15名管理人員共同參與并見證了這一熱烈莊重又理性和諧并富有改革創意的“教師選課程、選班級、選學生”,“學生選課程、選教師”的教學雙選新模式。這是本科學院為適應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要求,以“在改革中構建和諧,在和諧中謀求發展”為宗旨,深化改革,內涵發展,提高質量,強化素質,在認真研究與反復探討的基礎上所采取的教學改革新舉措。
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加快民主化、信息化進程,調動教師教學的責任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師生教學滿意度,在“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提高質量”的理念指導下,本科學院率先全面推行教學師生雙選的改革模式,旨在改變過去通過系部分配、學院協調而導致師生資源配備不和諧的現象,杜絕暗箱操作,實現教務管理的公平、公正、公開,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
為保證教學雙選工作有序、快捷、科學、合理進行,本科學院選拔了單洪森、許崇明、趙建東三位計算機專業教師組建技術攻關團隊,利用業余時間在一周內開發了“教師網上選課系統”和“學生網上選課系統”,并檢驗成功,為雙選順利開展奠定了物質基礎。本系統,操作簡便,選課快捷,性能安全可靠,開啟了教務管理信息系統新天地,提高了教務管理效率,推進了辦公自動化,教務工作向精細化邁進了重要一步。
在雙選的過程中,通過“網上選課系統”,首先根據教學計劃導入下學期開設的課程、課時和班級;然后任課教師通過網絡選課平臺填報志愿,選擇自己想教、能教、會教、愿教的課程和想教的班級,從而選擇學生;對教師選擇的結果按系部班級公示一周,讓每個學生充分了解任課教師;在學生熟悉教師的基礎上,學生登陸選課系統,選擇課程,選擇任課教師,借鑒填報高考志愿的方式由學生填報選擇老師的志愿,根據學生填報志愿的情況按批次進行錄取,如若報名者超過教師的應授課的人數和課時數則由教師進行考核挑選,原則上教師應舍棄選擇人數少的班級或課程,讓位于第二名的教師。最后教務管理員根據上述數據導入系部班級任課教師一覽表,進而排出課程表。
在師生互選的過程中,副院長楊春聯親自動員,逐一審核網絡系統和系部導入的文件資料,主持操作過程;系部領導全力以赴,主動組織配合;全體教師嚴肅認真對待,規范操作;學生對公示的教師多方打聽,全方位審核,以高度負責的態度選擇課程、選擇教師。
歷時一個月的師生教學網上雙選活動,優化了師生資源的配置,對師生的教與學產生了強烈的震撼,教師從開始的不已為然到最后的欣然接受,同樣經歷了矛盾與糾葛的激烈沖撞,改革產生的影響與深層意義將永遠載入黃海學院發展史冊。
首先是觀念意識的沖擊,加強了教師的危機感、責任感、使命感,強化了競爭意識。一方面賦予了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實際自主開發、采納新的教學內容的權力,使其課程更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促使著教師必須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工作,把精力放到到教學上,加倍關注學生,需要經常聽取學生的建議,不斷充實與改進教學內容,使教學真正成為教與學的雙邊活動。
其次是師生固有的從屬關系得到了改變,師生彼此間的了解得到了增強,師生的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融洽,學生的意愿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再次是師生的學習視野得到了新的拓寬,一種相互學習,平等競爭的意識已經悄然形成。
對學院而言,雙選制是以學生為本,以教學為中心,因材施教的集中體現。其成功進行,打破了黃海學院教學的陳舊模式,教學權和學習權實現下放,管理重心下移,發揮了師生能動性,優化了教師資源配置,提高教學效果,提高了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滿意度,也為今后學分制教學改革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