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9日,青島市政協委員、民建山東省委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宋文京先生應黃海學院劉常青院長邀請前來指導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院黨委書記馮宜明、副書記宋慶澤、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小組有關成員孟令和、魏洪程、焦繼瑞、李鎮江等參加了接見和會談。
馮宜明書記代表院黨委、院委會對宋文京先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接著簡要介紹了黃海學院校園文化建設情況。黃海學院建校14年來,院領導對校園文化建設十分重視,形成了一整套辦學理念,推進了學院的建設發展。尤其今春以來,為營造專升本的濃厚文化氛圍,加強了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領導力度,學院成立了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青島黃海職業學院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和《青島黃海職業學院景觀綠化工程設計方案》,組建了學院思想宣傳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隊伍,并分工把關發動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參與,把校園環境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推向高潮。
學院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著重抓校訓、校風、教風、學風和教學環境、標語牌的建設。目前,校訓共征集了800余條,根據擬定的7條規則進行了多次篩選,反復研究,最后選定了五條,分別是:1、明德 博學 強能 拓新;2、唯(允)公唯(允)能 止于至善;3、仁 智 勇 學 思 行;4、知行合一 德能兼備;5、知行合一。馮書記和孟處長分別詮釋了學院這五條校訓用語,請宋文京先生指導審定。宋先生知識淵博,知多見廣,造詣很深,是范曾先生的學生,青島的文化名人,宋副書記請宋文京先生多提指導意見,協助對上述校訓用語進行審定。
宋文京先生稱贊黃海職業學院發展很快,院領導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對上述校訓用語出處含義挖掘得很深,詮釋得全面,達到了專家水平。這幾條校訓用語都很好,各有千秋,他認為最好的是“知行合一”,語言精煉而簡潔,含義全面而深刻。“知行合一”出自明朝大哲學家王陽明之口,言簡意深,辯證統一,得到了眾多歷史偉人名人的推崇。宋文京先生將他對“知行合一”全面深刻的詮釋與劉常青院長進行了交流,受到了院長的高度評價和贊賞,并進而確定了學院校風用語——“唯公唯能,止于至善”。
中午,宋文京先生將其多年來的書畫匯編和有關資料贈送給學院和與會人員,并現場揮筆,寫下了“珠山尊孔,黃海潤庠”,為學院留下了墨寶。
晚上,宋文京先生不辭辛勞還給全院師生帶來了精彩的文化大餐——“中國傳統文化漫談”。一號教學樓西學術報告廳座無虛席,宋先生的講座熱情洋溢、妙語連珠、精彩紛呈。講座從我們熟知的短信說起,在喚起大家的興趣時油然切入主題。在90分鐘的講座中,主要就他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學、道學、佛學的研究與各位師生進行了交流。他旁征博引,博古通今,侃侃而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和豐富的學識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師生。既有對儒學中“秩序倫理”、心學中“知行合一”的全面解讀,也有對道學中“道法自然”、“平等辯證”的深刻詮釋,更有對于佛學中“因果報應”、“變化無常”的詳細分析。最后,宋文京先生與各位師生共勉,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在每個人的身邊,希望我們都能時刻保持學習的心態,發掘、學習、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宋文京先生用精彩的語言和生動豐富的實例,以及他信手拈來的唐詩宋詞,讓我們每個人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在當今世界的巨大影響力,也讓我們認識到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需要每一個中國人的共同努力。
講座結束后,院黨委副書記宋慶澤代表學院對此表示了感謝,并且宣布在宋文京先生的指導下,經劉常青院長同意,黃海學院的校訓正式確定為“知行合一”。這既是對王陽明哲學思想的傳承,又符合黃海學院的辦學宗旨和培養人才的目標,受到了全院師生的肯定。宋文京先生也將作為黃海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長期顧問,為黃海學院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持。至此,黃海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為做好下一步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和學院的專升本工作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