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們什么時候再來?”“老師,我可不可以給你們寫信?”“老師,我長大了也要當老師,向你們那樣去幫助別人”,這是青島黃海學院大學生暑期支教活動的分別場景。孩子們那質樸的言語,難舍的眼神,深深打動著參加支教的每一位大學生志愿者。
今年暑期,青島黃海學院積極響應團中央號召,組織在校大學生到濟寧市泗水縣苗館鎮開展為期15天的“七彩假期”支教活動。支教過程中,支教團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趣味拓展課程,如健美操課、科普課、音樂課、手工課、演講比賽等,這些內容豐富、氣氛輕松活潑的課程幫助孩子們打開了求知的大門,打開了心靈的窗戶,點燃對未來的激情和希望。
“我們既然選擇了這里,就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孩子們,點燃他們的希望之火,幫助孩子更多的了解外面世界。”這是青島黃海學院財經學院參加大學生支教團的鐘曉蕓的心里話。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需要的不是一個板著臉教他們規矩,一題不對就怒目相對拳腳相加的老師,而是一個可以陪伴他們成長、分享知識、經歷和見解的大哥哥、大姐姐。”支教團成員姜昊天如是說。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組織支教活動,只是青島黃海學院眾多愛心活動之一。據悉,青島黃海學院建校之初,學校就高度重視雷鋒精神的傳承,學校于2010年建立全國高校首家雷鋒紀念館,堅持讓雷鋒精神在學校生根發芽。近年來,學校堅持把“雷鋒精神”作為興校育人之魂,堅持學習雷鋒精神,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學校先后組織開展“送診服務到社區”、每周一次到福利院“照看孤寡老人”、每月為周邊社區清理一次衛生、為周邊社區的孩子開設“四點半課堂”、在周邊社區開設“孔子學堂”、每年為“青島啤酒節”提供無償志愿服務…… 青島黃海學院董事長劉常青認為:教育的本質是愛,推廣愛的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讓愛與社會鏈接,推動愛的循環,已成為青島黃海學院教育辦學的文化自覺和風尚。
鏈接:https://sd.sina.cn/news/2019-08-28/detail-ihytcern4237922.d.html?from=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