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道德主旋律 傳播社會正能量
——我院道德大講堂場場爆滿 在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
4月14日,為期三天的“孝行天下 和諧中華”道德教育大講堂圓滿落幕,本次大講堂特邀請了9位由國學專家、公務員,行業標兵,愛心企業家,以及改過力行的代表等人員組成的報告團,他們分別是呂明晰、肖先華、王春來、汪海、牛文榮、周程程、孫武漢、田秀英、馬益玲。
九位報告團成員的講座聲情并茂、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他們以各自“不尋常”的經歷現身說法,述之以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會場不時響起掌聲、笑聲、感嘆聲,大家時而微笑、時而沉思,時而感動的淚流滿面,報告深深地吸引了在場的4000余聽眾和師生,黃島區各基層單位道德講堂的宣講員和主持人也參加了聽講。
“太震撼了,我周邊的很多人都流淚了,我也流淚了”,一位校外聽眾激動地說。
《半島都市報》記者在采訪了周程程之后,不由的在稿件中感慨道“這是令人尊敬的懺悔與重生”。
“聽了他們的報告會非常感動,想起以往許多對長輩不敬的做法而感到非常后悔,非常感謝學校的精心安排,以這種形式宣揚傳統文化教育,讓大家學會長大、懂得感恩”,一位聽完報告會的同學說
學院副院長楊春聯在道德大講堂閉幕式上說,我們在淚水中、掌聲中、笑聲中、讀書聲中、音樂聲中,在聆聽、懺悔、反思、感動中度過了人生最有意義、最有價值、豁然開朗、大徹大悟的三天。本次道德大講堂的成功舉辦,對我校師生傳統文化素養的提高和踐行“知行合一”的校訓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我校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許多做人的道理。三天來,報告團的九位老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讓我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力量。我們要用心去理解、學習、踐行,用傳統文化洗禮和凈化我們的心靈。
最后,董事長劉常青代表學院總結講話并發表聆聽感言,他首先對9位宣講員的精彩演講表示衷心感謝,并結合黃海學院的發展史講述了艱苦創業的經歷和感悟,使聽眾深受感動和啟迪。
三天來,9人宣講的6場報告會,場場爆滿,秩序井然,給師生進行了一次終生難忘的道德教育,為我院在師生思想道德建設和德育教育方面將起到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動力。
道德講堂現場
道德講堂現場
董事長劉常青總結講話并發表感言
道德講堂現場
講堂報告場場震撼人心 觀眾感動落淚
學院副院長楊春聯在道德大講堂閉幕式上講話
1、呂明晰 (報告主題《孝道與幸福》)
第一場主講人呂明晰是山東電視臺《天下父母》欄目總導演,山東省親情教育系列活動辦公室主任,山東省天下父母文化傳播中心秘書長,中國孝文化傳播工作委員會副主任。2004年創辦全國第一個弘揚孝道的電視欄目《天下父母》,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優秀電視欄目獎,2008年獲全國敬老愛老主題教育活動優秀組織獎。連續3年舉辦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評選活動。著有《孝道》、《學會怎樣做父母》等書。呂明晰認為,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最好的切入點就是“孝道”。
呂明晰老師從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以孔子的名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和中國幾千年來以孝治天下的傳統理念為例,對傳統孝道進行了闡述。他同時結合現實生活,以現實中的案例闡述了現代社會各種關于孝道的問題,將孝道與社會道德聯系起來。
他認為當代經濟的高速發展產生了很多道德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自身道德做起,而孝道作為道德的根本更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他認為“孝”是人格完整的基礎,有“孝”的人也有責任心,有擔當,知恩圖報。“孝”是成功的保證,有“孝”的人講義氣、有愛心,會得到大家的合力相助,能夠成就大的事業。“孝”同時也是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源泉。
他說,很多人以為有錢、有房子、有車、物質滿足、欲望滿足就是幸福了,其實不是,幸福的核心是愛。隨著年齡的增長,愛在不斷地延伸和擴大,比如在家庭愛父母,上學了,愛老師,愛同學;工作了,愛同事,愛朋友。一個人的愛就生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2、肖先華(報告主題《做傳統文化的鋪路石》)
肖先華先生主講《做傳統文化的鋪路石》
知名的華學倡導者、演講家、禮儀專家。現任香港孔教學院湯恩佳院長特別助理、世界儒商聯合會秘書長、香港馮燊均國學基金會中華義理經典教育工程組委會副主任、廣西桂林孔子學院院長。他出身于中原大地一個儒學世家,少聞孔孟之道,長習儒家禮儀,從小就立下承續孔孟道統、復興中華文化的志向。十二年28次徒步黃河,朝圣黃河,寫出《站在黃河邊看中國文化》等著作。為了促進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與世界文化的融合,他提出了創立“華學”的構想。他淡泊名利,心懷蒼生,誓做一個弘揚中華文明的“鋪路石”。
報告會上,肖先華系統地回顧了自己12年來先后28次徒步行走黃河的經歷與感悟。他旁征博引、妙語連珠,運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展示了他一個人徒步跋涉的艱辛付出與一路走來種種意想不到的精神收獲。“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我之所以選擇徒步考察黃河,就是為了向黃河母親請教,向沿途的古圣先賢求解。踐行孝恩信義,做終身志愿者。”
3、王春來(報告主題《忠孝兩全》)
河南省洛陽市監獄一級警督,警察作家。他照顧雙雙癱瘓在病床上的父母十二年,堅持寫親情日記上萬篇,寫作的《監獄中隊管理學》,填補了國內監獄基層管理理論的空白。工作上他是河南省監獄系統“罪犯個別教育能手”。他還發明了幾十件癱瘓老人的用具。出版了《黑手伸出高墻》等多部長篇小說, 曾獲得“當代中華新二十四孝”、“河南省直十大道德模范”、“推動中國家庭文明十大致敬人物”、2012年中國“十佳孝賢”等殊榮。
王春來報告會上用親身經歷,真情講述了孝敬伺候癱瘓在床12年父母的難忘經歷,以剛毅的性格、執著的追求悉心孝敬父母的同時,并用心當好一名管教干部。王春來在伺候雙親的過程中,為了讓父母感覺老人沒有耽誤兒子前程,12年中他抽空就在父母病床上寫書,因為父母看到兒子寫書就會高興。多少次筋疲力盡之時,他拿起筆都會從旁人難以想象的疲勞中掙扎著醒來,在寫字板上一字一字寫下自己的夢,一千多萬字的書稿堆滿了床下。《黑手伸出高墻》、《明天誰去坐牢》等五部著作問世后,先后被《華西都市報》、《特區文學》等全國三十余家報刊進行了連載,《河南猶太人》在搜狐網上點擊率名列第一,《明天誰去坐牢》等兩部書被出版社推薦到臺灣和海外媒體出版,在東南亞引起了廣泛影響。
同時,王春來在工作實踐中摸索中隊管理的特殊法則與規律,寫出了一百多萬字的《監獄中隊管理學》,并在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該書填補了國內監獄基層管理理論的一項空白,并載入中國監獄大事記。
在長達兩個小時的報告會中,大家時而為王警官在困境中樂觀的人生態度報以贊許的笑聲,時而又被他對的父母的一片拳拳赤子之心感動的潸然落淚。特地趕來的校外聽眾和師生常不停的抹著眼角的淚水,王警官在講到艱辛的過去時也數度哽咽。報告結束時,全場報以熱烈地掌聲感謝王警官給大家帶來了一場孝德智慧的報告。
4、汪海(報告主題《世界是你們的》)
雙星集團總裁兼黨委書記,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國家有突出貢獻的管理專家、全國十大扶貧狀元、中國經濟十大新聞人物等榮譽稱號。他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民族精神、創造民族品牌,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企業的發展中,其帶領雙星集團公司由一個只能生產黃膠鞋的虧損企業迅速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上生產規模最大的制鞋企業,并成功涉足輪胎、機械等行業。擁有5萬名員工,年銷售收入80億元。
汪海總裁將中華民族傳統的“儒道佛”思想融入到企業管理中,三十多年來,他始終保持著一個共產黨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一個企業家的高度社會責任感,代領雙星人使雙星由一個只能生產黃膠鞋的虧損企業迅速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上生產規模最大的制鞋企業,并成功涉足輪胎、機械等行業,站在了民族品牌的最前端。
報告會上,汪海總裁講述了如何以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創造現代管理新理念。并創造了“ABW新理論”,“ABW新理論”的基礎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核心“實事求是”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積德行善”;核心是人,精髓是“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吸收外來先進文化,創造自己特色文化”。近年來,雙星成功從給人做鞋轉型到給車做“鞋”、托管中國輪胎四大家族之一的原湖北東風輪胎廠,使之“重振雄風”;全國鞋業計劃經濟時期近3000家國有制鞋全軍覆沒,惟有雙星“一枝獨秀”;中國所有輪胎企業幾乎都與外企合資,雙星仍然獨撐天下,依托自身縱橫市場,這些都是“ABW理論”運用的成功。
一個半小時的演講,汪海總裁時而幽默睿智,時而慷慨激昂,調動起了每一個人的熱情,臺下不時的爆發出熱烈掌聲。
5、牛文榮(報告主題《不要做90后的壞女孩》)
牛文榮,來自河北廊坊,先做全職義工,是一個90后的女生。在報告會上,她用親身的經歷來告訴我們一個抽煙、喝酒、打架、斗毆、打罵父母的女學生是怎樣變成一個充滿愛心甘心為社會大眾服務的志愿者,她更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父母打架、離婚是造成90后孩子心靈扭曲,行為偏頗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深度的剖析了她是如何在不良的成長環境中慢慢的形成這種不良習氣,講述的用情之深深深打動著每一個在場的聽眾。
6、周程程(報告主題《一個女大學生的懺悔》)
喝酒、吸煙、當“小三”、墮胎、自殺......從小嬌生慣養,是家中的小太陽。她自私叛逆,在校不聽老師的話,在家不聽父母的話。大學期間以追求個性與時尚為榮,曾經多次被選為頒獎禮儀小姐。但是在她最風光得意的時候,卻因為內心極度痛苦扭曲,屢次選擇自殺。當經歷了如此多人生悲劇之后,是喚起勇氣重生還是自甘墮落,今年26歲的周程程選擇了前者,而力量來源竟是被很多人忽視的國學文化。青島黃海學院主辦的大型“孝行天下 和諧中華”道德教育大講堂,周程程向4000多名在校大學生講述了自己人生所經歷的大起大落,懺悔了自己的過錯,希望能夠讓大學生少走彎路。
“當我跪下來哭著對身體已經差到了極點的母親說,媽!你辛苦了,我錯了時,母親的淚水奪眶而出。我也不曉得我們母女哭了多久,似乎把我一輩子的痛苦、壓抑和悔恨全部化成了眼淚。我還對才不到50歲就已經滿頭白發的父親懺悔,父親老淚縱橫。”當周程程講到這里的時候,在場的家長和師生被她真心的懺悔感動的紛紛落下了淚水。《半島都市報》記者在采訪了她之后,不由的在稿件中感慨道“這是令人尊敬的懺悔與重生”。
7、孫武漢(報告主題《少年強則國強》)
白蓮書院國際多元文化交流會會長,學習《弟子規》十年來,力行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力行志愿者講師。
在報告會上,孫武漢老師教導大家要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用《弟子規》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加強個人的修養。
8、田秀英(報告主題《笑對人生》)
田秀英女士是山東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用自己孱弱的雙肩撫養嚴重燒傷的殘疾兒子成長為北京師范大學的一名碩士研究生,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動人的母愛故事。她先后榮獲山東省首屆“十大優秀母親”、泰安市2004年度“十大文明市民標兵”、山東電視臺《天下父母》十大感動人物、山東省新聞人物提名獎、感動肥城十大人物等。2007年、2009年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
報告中,田秀英用她最平實、最真誠的話語娓娓講述自身家庭與命運抗爭的感人經歷,很多校外聽眾和學生都留下了感動的淚水。她講述了自己將3歲時就嚴重燒傷的殘疾兒子培養成碩士生,在家庭不幸的逆境中選擇了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故事:“世界上有讓人瞧不起的人,沒有讓人瞧不起的臉”,“同學們,你們都有爹有娘在,孝不能等,一定要提前孝順你們的爹娘啊”,“感恩是成功的階梯,抱怨是死亡的墳墓”,“同學們,你們一定要為自己爭光,為爸媽爭光,為祖國爭光啊!”平凡母親田秀英的無疆大愛和笑對人生的價值態度深深地震撼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的心靈,贏得了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
9、馬益玲(報告主題《幸福與感恩》)
北京謙德傳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教育顧問,中華文化大講堂書系主編,首席講師、中華傳統文化研究導刊總顧問。馬益玲老師長期從事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播,致力于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力行,是一名傳統文化的踐行者;主講過河北邯鄲、黑龍江牡丹江、內蒙呼和浩特、河南新鄭、河北遷安等大型公益論壇; 2011年5月,參加歐洲文化節,并在德國的馬格德堡多元文化交流中心、圖書館、大學等做了四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報告。
馬益玲老師以視頻的形式圍繞國學經典《弟子規》的內容對弘揚孝德文化的重要意義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演講。并把心理學、成功學、行為學、習慣情緒學的精華濃縮為一體,既有理論的高度,又切合生活的實際,很多格言警句富含人生哲理,流淌著人生的智慧,使在場聽眾深受啟迪。現場一次又一次響起熱烈的掌聲,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