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無臂女畫家劉仕春,火場中搶出燃燒煤氣罐的“安徽好人”劉名利,“勤奮上進好青年”付詩丹,孝老助殘典型鮑晴晴等“雷鋒式”師生,這一個個先進的典型全部來自一個學院——青島黃海學院。他們的點滴善舉、初心堅守,充分展示了雷鋒精神的時代風采。
作為“全國學雷鋒先進單位”,青島黃海學院始終堅持以雷鋒精神興校育人,校園內設立“雷鋒紀念館、雷鋒塑像、雷鋒講壇、雷鋒雜志社工作站”的“四位一體”學雷鋒育人陣地。近年來,該校學雷鋒堅持常年不間斷,逐漸形成了“依托一方陣地、打造兩個平臺、建設三支隊伍、強化四項引領”的“1234”學雷鋒黃海模式,引領一代又一代大學生續寫了一個又一個新時代雷鋒故事。
2015年,劉洋作為學校第一批西部計劃志愿者進入新疆。在阿勒泰團地委負責志愿者工作期間,他帶領志愿者參加農牧民產品展銷推介會,幫助當地農牧民推介農牧產品,助力“民族團結愛心林”樹木栽植,為綠化邊疆貢獻綿薄之力。他為素味平生的維吾爾族大媽瑪依努爾?吾買爾捐獻血小板,結下了“血脈緣分”。劉洋說,見到這位維吾爾族大媽時,聽到她用不太流利的漢語不斷重復著“謝謝您,您是好人,好人一生平安”,他才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小小善舉竟有如此大的能量。
近年來,該校以學生志愿服務為切入點,不斷完善實踐育人平臺建設,創立“小黃鋒”志愿服務品牌,疫情防控、義務支教、社區義診、扶貧助困……廣大學生用日復一日的無私奉獻,再一次擦亮了“黃海雷鋒”的名片。
日前,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屆“新區工匠”揭榜,2012年畢業于青島黃海學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孫靖東榜上有名。這位90后現在已是一名焊接高級技師,其“絕活”是修復高合金鋼焊接裂紋,高達99.75%的合格率贏得了同行一致贊許。他作為“闕衛平國家級(冷作工)技能大師工作室”的主要成員,還將自己的技術無私傳授給他人。孫靖東把雷鋒的“釘子精神”帶到了工作崗位上,實現了從一名普通電焊工到“新區工匠”的蛻變。
在以雷鋒精神興校育人的過程中,學校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延伸功能,深入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在幫助青年學生培育創新思維和“釘子”精神的同時,以創新為引擎進一步推動雷鋒精神教育精準落地。
鏈接:http://m.jyb.cn/rmtzcg/xwy/wzxw/202103/t20210304_407707_w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