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擁有197.4萬名產業工人,占總就業人數的60%。如何長期、穩定地培養和向一線輸送合格的技術工人,甚至工醫型的技能人才?從職業院校和技術院校開始著手介入。將職業院校和技術院校作為工匠的“搖籃"和“蓄水池”。有若極其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為此,青島在實施“雙師制”之后,又在職業院校和技術院校中推行“雙證制”, 為職技院校的學生在就業之初就打開技能上升通道。
今年三十歲的電焊工孫靖東,在職業院校學習兩年畢業后通過“對口就業”" 進入企業工作,現在已經是技術干和高級技師。對于企業在工匠型人才方面如饑似得的需求,和目前高級技師的市場行情,他有著深刻的體驗。
青島蘭石重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焊工班組長孫靖東:我們每年會從職業院校,招對口工人200多個,焊工和鉚工是我們最需要的工種,依然滿足不了我們現在的需求。市場價格基本月薪在15000元左右,好點的. 對材料理解比較透徹的工人,月薪能夠達到20000元。
正是切中時下產業進步和企業發展的急需,青島是將職業院校作為工醫人才的 “菩水池” 進行建設的。在青島黃海學院的數控技術操作室和工業機器人實操培訓室里,學生們正在老師的指導 下,學習機械設備的性能,芋握機器人操控的技術要領。這些專業都是當下企業急需的熱們門專業,最近三四年內的畢業生可以說是供不應求。
青島黃海學院工業機器人培訓教師薛蕊:像物流行業、醫療行業、機械加工行業、智能制造行業,用機器人代替人工操作,需求雖越來越大,工業機器人技能培訓,我們通過理論課和實踐課的開設,大約經過兩個學期的時間,培訓學生能夠掌握這[技能。
專業技能新穎、應用場錄多元就業前景光明,許多學生對此不僅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還明確了自己未來的職業目標。
青鳥黃海學院學生王澤煒:我學到了自動控制原理和電力工程等許多有趣的科目,這種科目學起來怎么說呢,有點學無止境,就像打游戲通關-樣,學完-關還有一關,所以在這里面我可以更好地充實自己。
青島黃海學院學生王大志:以后的就業形勢(目標)就是自己打算考一個電力工程師或者嵌入式工程師, 有一個工程師的夢想。
據市教育局統計,全市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目前在校生有近20萬人。通過全面推行產教融臺、校企合作, 學生們在校學習有老師,在企業實習有師傅,這種言傳身教,不僅培養了學生們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醫品質。而且對他們的個人發展也大有幫助。
山東省齊魯首席技師宋愛利:學生在畢業時一定要達到雙證畢業,也就是(拿到) 技能等級證書和畢業證,才能畢業,這樣他們有雙證之后,可以到大中小企業就業,像我們有的學生,已經在自己的單位,成長為骨干,有的已經成長為青島市首席技師,還有齊魯首席技師。
鏈接:https://lanjingapp.qtvnews.com/mobile/html/newAppShare/view/newsDetailsLj.html?appName=lanjing&id=370380&date=163708825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