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黃海學院錢學森學院正式揭牌成立
2024-07-09
1094 作者:張雪 來源:宣傳部
7月8日,青島黃海學院錢學森學院成立儀式暨山海大講堂——科技與人文創新融合論壇在學校知信樓報告廳隆重舉行。外交部原部長李肇星,錢學森先生之子、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張宏科,國家一級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萬俊人等出席成立儀式。儀式由青島黃海學院黨委書記李東主持。
成立儀式
劉常青董事長致辭
李東書記主持成立儀式
上午9時,成立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青島黃海學院董事長劉常青致歡迎辭。他表示,近年來,學校主動適應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行業發展趨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創新性、應用型學科專業體系,形成了以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級一流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山東省一流專業為核心,其它專業為支撐的智能制造專業集群發展格局,為錢學森學院建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黃海學院成立錢學森學院,旨在響應國家戰略及行業產業對人才培養的迫切需求,踐行錢學森先生大成智慧教育理念,賡續傳承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精神,探索創新人才素質養成教育。下一步,學校將以錢學森學院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錢學森學院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探索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的新路徑、新模式、新方法,持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為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貢獻新時代黃海力量!
錢永剛教授宣讀《關于青島黃海學院冠名申請的批復》并致辭
錢永剛教授宣讀錢學森冠名管理委員會《關于青島黃海學院冠名申請的批復》并致辭。他表示,青島黃海學院是一所辦學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學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形成了豐碩的辦學成果和鮮明的辦學特色,能夠很好的繼承、發揚錢學森精神,承擔錢學森學院的建設任務。希望學校能以錢學森學院成立為契機,對標跨越式發展愿景,聚焦新質生產力建設要求,深度融和“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戰略,著力構建創新研發平臺,加強科技合作交流,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打造一流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生態,全面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能力,把握發展機遇,不斷改革創新,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大人才資源支撐!
王淵明校長宣讀《關于成立青島黃海學院錢學森學院的決定》
王淵明校長宣讀《關于成立青島黃海學院錢學森學院的決定》。外交部原部長李肇星,錢學森先生之子、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青島市政府副市長趙燕,山東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蓋元華,黃島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趙英民,青島黃海學院董事長劉常青共同為青島黃海學院錢學森學院揭牌。
劉常青董事長為錢永剛教授頒發青島黃海學院錢學森學院名譽院長聘書。
青島黃海學院錢學森學院的成立,還得到了錢學森先生的同事,原國防科工委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丁衡高上將的關心和支持,他專程題寫了寄語:“傳承“兩彈一星”精神,培育優秀創新應用型人才。”
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常務副院長楊森教授致辭,他代表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向青島黃海學院錢學森學院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今天黃海學院成立錢學森學院,是對新時期應用型人才培養和創新教育的積極探索,也是黃海學院立時代之潮頭,發創新之先聲、強人才之供給的具體體現。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愿同黃海學院錢學森學院一道,繼承弘揚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愛國奉獻、求實創新、協同育人”的精神,聚焦新質生產力建設要求,在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科技創新、戰略研究等方面深化全方位、各層面、多領域的深度合作交流,攜手共同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當好中國式現代化開路先鋒”添磚加瓦、增色出彩。
青島黃海學院錢學森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李清山教授致辭。他表示,成立錢學森學院,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教興國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需要,也是踐行辦學使命、推動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更是順應產業發展趨勢,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回應社會需求而實施的一項具體舉措。錢學森學院的使命和目標是建立高起點、高水平、重實踐、特色化的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探索和實踐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培養具有“扎實的數理基礎、良好的創新能力、全面的綜合素質、寬廣的國際視野”的拔尖創新應用型人才,打造符合中國國情、具有黃海特色、引領區域科技創新創業的人才培養高地。
作為錢學森學院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成立儀式現場,王淵明校長與柴天佑院士簽訂青島黃海學院與東北大學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工業智能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黃島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趙英民講話。他表示,青島黃海學院成立錢學森學院,是落實推進關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工作的創新探索,也是開展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衷心期望黃海學院以此為契機,積極發揮人才智力優勢,聚焦新區“5+5+7”重點產業鏈,有效整合各類創新資源,促進學院、地方資源互補、學用互動,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融合發展的“黃海之路”,以實際行動回答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錢學森之問!
山東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蓋元華講話。他表示,青島黃海學院錢學森學院是我省第一家錢學森學院。黃海學院錢學森學院成立是我省高等教育事業發展上的一件大喜事,是學校緊跟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產業升級變革,深入開展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有益探索與嘗試,更是學校發揮積極人才智力優勢,助推我省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希望青島黃海學院以錢學森學院成立為契機,積極發揮人才智力優勢,聚焦山東省十強產業布局發展,更加主動、更高質量的融入全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錢學森學院發展的新模式、新機制,切實提升高等教育對區域發展的支撐力和貢獻度。
外交部原部長李肇星講話。他向青島黃海學院錢學森學院的成立致以熱烈的祝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李肇星部長結合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以幽默質樸的語言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述說了他的家國情懷和教育理念。他希望黃海學院錢學森學院的師生們以錢學森先生為榜樣,學習《共產黨宣言》精神,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實際行動共同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成立儀式結束后,山海大講堂——科技與人文創新融合論壇正式開始。錢永剛教授以《打造國之重器 鑄造科技豐碑》為題作主旨報告,深情講述了以錢學森先生為代表的科學家,如何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開啟我國航天科研之路的壯麗史詩。
專題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柴天佑教授以《工業智能化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為題作報告,揭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智能系統中的應用前景和發展方向。
國家文科一級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人文學院原院長,青島黃海學院顧問委員會主任、特聘教授萬俊人以《大學在現代科技創新與人文教育中的獨特作用》為題作報告,圍繞現代科技創新與人文教育兩個方面,對高校如何發揮積極作用做了系統的解讀。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移動專用網絡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張宏科以《新型互聯網研究與探索》為題作報告,提出了基于原創性設計、創建、驗證的全新網絡(新型基礎設施)系統的一種新型互聯網遠景實施方案。
聯合國數字安全聯盟理事長、烏克蘭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國際云安全聯盟大中華區主席,原華為集團首席網絡安全專家兼國際CSO李雨航以《全球數字人才教育與創新發展》為題作報告,全面、系統地講解了數字化戰略的深刻意義。
SXR科技智庫創始人及理事長、國際科學捐贈峰會主席、上襲獎委員會主席徐亭以《新質生產力與未來創新》為題作報告,解讀了新質生產力所代表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動能、新賽道、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