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中國新聞報】深化產教融合 打造專業集群——青島黃海學院賦能智能制造人才培養

          2024-10-24 4111 作者:劉紀新 來源:中國新聞報

          深化產教融合 打造專業集群——青島黃海學院賦能智能制造人才培養

          作者:劉紀新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應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力軍,肩負著服務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是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作為特色鮮明的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青島黃海學院積極思變、主動適應,圍繞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推進產教深度融合,以協同增動力、強內力、聚合力、注活力,打造智能制造專業集群,培養“高素質、重應用、善創新、強能力”的卓越智能制造人才,為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提供了人才支撐與技術保障。

          聚焦國家戰略 服務產業發展 構建專業集群新模式

          青島黃海學院以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辦學定位,主動響應制造強國國家戰略,面向山東高端裝備產業,精準對接青島市智能制造裝備重點產業鏈。按照“服務產業、學科交叉、資源共享”的發展思路,探索出一條“以產業鏈建專業群”“以專業群建二級學院”的應用型高校建設路徑,提升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

          2018年,學校融合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3個學科專業,建設以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核心,以智能制造工程、機器人工程等專業為支撐的特色智能制造專業集群,形成了“學科交叉融合、課程立體支撐、資源集聚共享、特色鮮明突出”的智能制造專業集群。創新“以產鏈專、以核建群、以特強院、以課賦能”的專業集群發展新模式,構建整合產業的創新資源、匯聚人才與技術資源的平臺,培養新興產業人才,實現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的相互促進,釋放新產業發展的巨大潛力,為高素質智能制造人才培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聚焦產教融合 暢通內外循環 打造產教融合新高地

          聯合智能制造類行業協會、鏈主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成立智能制造專業集群建設發展聯盟,系統化集聚專業資源、團隊資源、平臺資源和創新資源,促進多方資源一體化共享。專業集群先后與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夏天信智能物聯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業聯合建設山東省智能制造現代產業學院、山東省示范性實習(實訓)基地、山東省高校特色實驗室等9個省市級產學研平臺,集聚了智能制造產業鏈和技術鏈內關鍵環節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融通“共享制造”建設理念,定位智能制造產業高端,瞄準智能制造先進技術,暢通內外循環,打造了“共享工廠”智能制造產教融合育人平臺。

          以山東省首批智能制造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為抓手,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行業企業參與學校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和實施。產業學院與萊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行業內優質企業共建智能制造研發中心、生產實訓一體化教學平臺,開發教學資源和典型案例,著力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開展“模塊化、全工序”項目教學,融入學科競賽和雙創項目,實施覆蓋智能制造從設計生產到集成運維的全工序實訓,形成了專業建設與產業需求、培養目標與崗位能力、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實踐教學與企業生產、專業教師與企業專家的對接統一,實現多元化、矩陣式校企協同育人。

          聚焦內涵建設 共建優質資源 推進學科專業新發展

          聚力打造“金專”,系統性推進專業內涵建設。以“產業導航、特色引領、核心輻射、鏈式傳動”為指導原則,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提升專業對產業的適應性,推動學科交叉融合、提質創新,實現專業改造升級、優化再造。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山東省民辦高校特色專業、青島市產教融合示范專業,并完成IMarEST(InstituteofMarineEngineering,Science&Technology)英國工程教育認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獲批山東省一流專業、山東省特色專業和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

          傾力打造“金課”,立體化推進課程資源建設。立足智能制造產業鏈的崗位職業技能和崗位適應能力培養,按照“基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頂層綜合”原則,構建了“平臺+模塊十方向”專業集群課程體系。《數控加工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等14門課程獲批省級一流課程、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成《機械設計》《船舶建造工藝》等29門省高校課程聯盟在線課程,《玩轉工業機器人》等2門課程被“學習強國”收錄為精品在線課程。近三年,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教學案例120個,共建共講課程32門,實現校企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

          全力鍛造“金師”,高效能推進師資隊伍建設。按照“內培外引、專兼結合、傳幫接續、協作發展”的原則,打造一支由教學名師、企業專家為核心,協調有序、梯度合理的高水平“雙師雙能”隊伍,激發人才培養的不竭動力。擁有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教師、山東省教學名師等省市級教學名師9人。榮獲山東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山東省示范性基層教學組織2個,山東省優秀青年科技創新團隊2個。青年教師參加國家、省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教學創新比賽,獲國家級獎勵4項,省級獎勵6項,獲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獎98人次。

          聚焦核心能力 優化培養機制 取得人才培養新成效

          以“價值塑造、能力本位創新驅動、持續發展”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構建“產業導航、思政引領、三院協同、三融四階”的人才培養體系。

          以產業需求為引導,以價值塑造為綱領,以“智能制造學院+產業創新研究院十特色學院”為協同,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專創融通,實施“基礎型十技能型十綜合型十工程型”四階層級遞進實踐能力培養,致力于提升學生職業勝任力和持續發展能力。依托9個科技創新工作室,開展“工作室一項目一團隊一導師”一體化的創新能力培養。

          近三年,學生獲“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等國家級獎勵152項、省級獎勵1900余項,助力青島黃海學院入圍“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民辦及獨立學院)”,位列全國第四名。學生獲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61項。15名學生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齊魯最美大學生”等國家級、省部級榮譽稱號,多個科技創新工作室被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授予“優秀科技社團”稱號。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給予高度評價:專業技能過硬,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并成長為單位的骨干。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