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學院博士與大連理工大學聯合開展24/25冬季渤海海冰調研
2025-02-23
1276 作者: 來源:建筑工程學院
近日,建筑工程學院曹曉衛博士帶領科研團隊踏上了渤海海冰的調研之旅。此次調研由青島黃海學院與大連理工大學聯合牽頭,攜手中國海洋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多家單位共同參與,依托青島黃海學院博士科研啟動資金、基金委面上項目和青年基金等多個課題展開。調研團隊選擇了環渤海地區的10個現場觀測點,橫跨3省10市,總行程達到2400公里,聚焦全球變暖背景下渤海海冰物理力學性質的變化規律。


近年來,渤海區域的建設投資持續增長,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渤海逐漸成為我國海上風電和新能源開發的戰略重地。隨著海上新能源項目的加速推進,海冰災害防護成為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海冰的堆積、破裂和移動會對海上設施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帶來重大威脅,特別是在極端氣候條件下,海冰對海上結構物的影響尤為顯著。深入研究渤海海冰的物理力學性質及其變化規律,尤其是在全球變暖背景下的變化特征,已成為保障海上設施安全和促進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此次聯合調研將全面分析渤海海冰的物理力學特征,重點探討海冰在極端氣候下的變化規律,為海冰災害防治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通過深入了解海冰的變化規律,將為未來冰區結構物的設計和建設提供關鍵的基礎參數支持,確保渤海海上冰區結構物的長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調研成果不僅能夠為渤海海域以及其他海域的冰區結構物提供切實可行的防護措施,還將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穩步發展。
冰樣采集與冰厚測量
通過與大連理工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的緊密合作,學院在海冰災害防治領域獲得了寶貴的經驗,進一步提升了在渤海海冰物理力學特性研究中的學術水平。這次合作不僅為學院在海冰災害防治方面的持續科研進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還為未來更多跨學科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
此次調研不僅提升了國內外學術界對渤海海冰變化的認知,也為學院在海冰災害防治領域的科研發展開辟了新路徑。未來,學院將繼續深入推動渤海海冰災害防治的科研工作,深化對海冰變化規律的理解,提升災害預測和防治技術。同時,進一步發揮學術優勢,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助力我國海洋環境保護、氣候變化應對及新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在跨學科合作與科研創新的推動下,繼續為國家綠色發展目標和海冰災害防治貢獻更多力量。
初審:曲美紅 復審:趙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