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繪紙鳶承文脈,素紙承韻續華章——智能制造學院開啟"文化基因解碼"之旅
2025-04-08
698 作者:張鵬 來源:智能制造學院
為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化校園文化育人內涵,引導學生感悟慎終追遠的清明內涵,4月2日下午,智能制造學院團總支以"涂鳶寄情念先輩,青韻清明承傳統"為主題,60余名師生于孫中山像前,以竹為骨、以紙為裳,用指尖的溫度喚醒沉睡的工匠記憶,讓傳統技藝在春日校園綻放新姿。
活動現場,圍繞清明“踏青放鳶”的民俗,主持人詳細介紹了風箏的歷史與文化內涵。從古代的木制風箏到現代的紙鳶,風箏不僅是娛樂工具,更是承載著中華文化智慧的象征。同學們在了解風箏的歷史后,分組合作,親手制作風箏。大家用竹條、彩紙和顏料,一步步完成了風箏骨架的搭建、紙張的粘貼以及圖案的繪制。
有的同學繪制寓意吉祥的花鳥圖案,嬌艷的花朵、靈動的鳥兒躍然紙上,飽含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同學則將現代元素巧妙融入傳統風箏文化,創作出充滿科技感的圖案,展現出對傳統文化的獨特理解。大家邊繪制邊交流心得,現場氣氛熱烈非凡。
紙鳶乘東風,巧思映春秋。這場以清明為契機的主題活動,巧妙融合民俗文化、勞動教育和美育教育,不僅讓學生在動手創作中體悟"追思懷遠"的厚重傳統,更點燃了工科青年用創新思維活化文化基因的責任擔當。智能制造學院將持續打造"智能制造+非遺"育人體系,讓每代學子都能成為文化根脈的守護者與創新者。
初審:張鵬 復審:王民華 終審:劉潤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