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矩教授解讀“中華文明五千年” 引領師生瞰覽華夏文明恢弘歷程
2025-06-12
810 作者: 來源:國學院
2025年6月11日,山東省十一屆政協常委,山東省委黨校儒學研究中心主任,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特聘專家,山東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學術委員會主任孫矩(筆名胡楊木)蒞臨我校,以“中華文明五千年”為題作專題講座。講座由青島黃海學院副校長馬延岳主持。
孫矩教授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宏闊的學術視野,系統梳理了中華文明從起源到發展的完整脈絡。“阪泉之戰”“涿鹿之戰”等歷史事件,生動再現了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節點。他以“何尊”為例,指出何尊“宅茲中國”銘文見證國家概念雛形。在講解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脈絡時,孫教授引用了自己編撰的《新版三字經》,以朗朗上口的韻文形式,系統梳理了從軒轅黃帝至今的文明發展歷程。
孫矩教授將中華文明置于世界文明的大視野中進行比較,通過對世界四大文明歷史演進的精辟對比,深刻闡明了中國古代十大思想家在人類文明史上的不朽地位;并對孔孟原始儒學“四大五常”的深邃內涵、儒釋道文化的圓融會通及其傳承發展,進行了鞭辟入里的闡釋。
在講座的最后部分,孫矩教授著重探討了如何認識和把握中華文化與中華文明這一重大課題。他引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強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基在“學習國學”,核心在聚焦“仁義禮智信”等永恒精神價值;重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需要全民行動起來,將經典智慧融入時代血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養正”社會風氣。這不僅是文化的薪火相傳,更是對民族信仰的深刻重塑。
國學院副院長張維霖作總結發言,他表示,孫矩教授引領我們進行了一場穿越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恢弘巡禮,為我校青年學子肩負起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弘揚重任以重要啟示:一是深植根基,內化于心: 以“仁義禮智信”滋養品格,將經典研讀化為日常,深刻領悟中華文化的核心精神與時代價值。二是知行合一,外化于行: 用“知行合一”的態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優秀傳統文化精髓融入學習、生活與未來的社會實踐中,涵養正氣,引領風尚。三是守正創新,面向未來: 秉持“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智慧,在堅守文化根脈的基礎上,勇于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其煥發新的時代光芒。四是胸懷天下,自信對話: 立足中華,放眼世界,以開放的胸懷學習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同時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希望我校青年學子勇擔文化使命,從自身做起,以青春之我,奉獻于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偉大傳承。
攝影:楊丹丹 初審:于笑夏 復審:張維霖 終審:李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