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著過去的榮耀,定能在未來披荊斬棘
她將擔任晚報小記者團特聘專家 繼續教書育人傳播大愛
“今天的比賽選手特別多,我們都去加油。”昨天,劉仕春用嘴唇輕輕接起記者的電話,表示自己在緊張比賽和觀戰的過程中,也期待賽后早日與家人團聚,陪伴在兩個孩子身邊。本報獨家刊發了劉仕春自強不息的感人事跡后,晚報小記者們也深受感動。小記者團將聘請劉仕春擔任特聘專家,熱愛教育事業的她欣然應允。
朋友圈里點贊留言無數
“我得好好思考人生了。”“山東最靚。”“陽光向上的心態,讓你不斷戰勝困難。”劉仕春的微信朋友圈近兩天很熱鬧,在她的獲獎感悟和轉發的本報獨家報道,都被朋友們的祝福和點贊留言刷了屏。
劉仕春是一位折翼的天使,搏擊生命,以殘疾人特有的堅韌,詮釋了生命殘缺之美;以涅槃重生的勇氣,譜寫出生命不屈的樂章。至今,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遠程教育學院的“學員之星”頁面上,仍保留著劉仕春“自強之星”的事跡介紹:“劉仕春于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就讀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現代遠程教育青島直屬學習中心,2014年7月獲得人力資源管理本科畢業證書。命運扼住了劉仕春的雙臂,而她與命運抗衡,迎難而上把生命的強音奏響。相信她在承載過去的榮耀時,定能在未來披荊斬棘、再創輝煌。”
勤學苦練期待破繭成蝶
當年失去雙臂后,一向要強的劉仕春生活無法自理,需要母親一勺一勺地喂飯,穿衣服、梳頭發這些曾經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也變得異常艱難。“我當時哭過,也絕望過,可是生活還在繼續,我必須堅強起來。我覺得特別不甘心,在人生剛剛開始的年齡,不應該放棄。我還活著,總可以做點什么,雖然沒有雙臂,但是還有健康的思維。堅定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擦干淚水,劉仕春重新開始用一顆堅韌的心迎接生命賜予的所有挑戰。
一路走來,劉仕春靠著自強不息的頑強意志,支撐自己不斷向前。她用嘴叼著筆敲擊電腦鍵盤,用腳使用無線鼠標。家里沒有書桌,她就把吃飯的方桌用來練習口書,讓弟弟找了兩塊磚,每只腳下墊一塊,把廢舊報紙鋪在桌上,照著字帖反復練習。長時間含著毛筆,她會不自覺地流口水,字也寫得不成樣子,但即使摻雜著各種情緒的淚水嘩嘩流落,她也舍不得吐掉口中的毛筆。似乎這一支支不起眼的毛筆,總有一天會變成馬良手中的“神筆”,讓人生變得與眾不同。
當一個人跌至谷底,每堅持走一步,都是在向上前行。劉仕春每天苦練十幾個小時的字畫,酷暑時大汗淋漓,口腔容易上火紅腫潰爛,一張嘴就加劇疼痛;寒冬時更加難熬,她凍得瑟瑟發抖,寫一會兒就要停下來擦一擦。這些日復一日的堅持,在劉仕春的眼中已經成了習慣,不會阻擋她的進步。
兜兜轉轉終圓教師夢
劉仕春兒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老師,那時候她喜歡英語,期待以后能當英語老師。盡管命運和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但兜兜轉轉,生于冬季的她猶如“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寫照,從四川老家復讀到成為青島黃海學院的學生,再到留校任教,劉仕春的人生在青島重新揚帆起航。
“我留在黃海學院做心理咨詢老師,讓更多的學生敞開心扉,樂于接納自己,勇于接受更多挑戰。這所學校給予了我太多太多,所以我要留在這里,留在美麗的青島,盡己所能,幫助需要的人。現在我也會經常隨學校到其他地方講課,用我的經歷鼓舞更多的人,回報社會。”劉仕春告訴記者,雖然命運會突如其來地奪去一些很寶貴的東西,但是我們依然要用微笑面對磨難,用心靈擁抱陽光,不論是挫折還是美好,即使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仍要努力地散發屬于自己的光和熱。微塵基金和玫瑰基金的慈善大會,劉仕春每次參與,都會義賣和義拍,把善款用來資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
“這輩子我們有緣在一起,今后我就是你的雙手,陪著你走過每一個春夏秋冬!”婚禮上,程先生對妻子劉仕春的深情表白,銘刻進她的心底。如今,兩個孩子健康成長,大孩子也漸漸學會了像爸爸呵護媽媽一樣,體貼照顧媽媽,讓劉仕春倍感欣慰。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首席記者 張譯心
編輯 牛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