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黃海學院在對接鄉村振興戰略實踐中,深入實施協同機制、產業導入、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有效融合,提升社會服務能力,賦能西海岸新區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建設,助推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學校與駐地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開展校政合作,共建西海岸新區鄉村振興研究院。該研究院結合新區“三農”工作實際,圍繞鄉村振興理論研究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新區“五大組團”產業融合、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指標體系、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數字鄉村建設、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農村基層黨建等課題的合作研究,創新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引導人才、技術、項目、資本向農業農村流動,積極打造鄉村振興理論教育研究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雙創人才培養基地,搭建西海岸新區鄉村振興新平臺。
學校與駐地靈山衛街道、六旺鎮、藏馬鎮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形成黨建引領、校地融合共建合作關系,整合各方項目、人才、信息等要素資源,共建“鄉村振興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農村電商直播基地”。青島黃海學院董事長劉常青表示,學校以校地共建為契機,圍繞新區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特色農產品等優勢產業發展需求,充分發揮學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創新創業、智庫建設等方面的資源優勢,不斷拓展雙方合作深度,實現校地融合發展,為新區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青島黃海學院堅持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在服務新區重大項目建設、拓展產業生態鏈條方面,積極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用好用活青島西海岸新區“高校校長基金”項目,學校出臺了《青島黃海學院“高校校長基金”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參與校地融合的科技創新項目進行專項補助,激發創新活力、釋放發展動能,推動科研成果向新區重點產業及鄉村振興領域轉移轉化。
“青島黃海學院有國家級眾創空間、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在創新創業方面具備豐富的資源優勢,雙方的合作,將給我鎮鄉創中心和全鎮青年創業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海青鎮副鎮長張剛對青島黃海學院創業孵化基地與海青鄉創中心的合作滿懷信心。據了解,目前青島黃海學院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已與海青鄉創中心、藏馬山居眾創空間、六旺鎮祝茲田園綜合體等鄉村創業平臺展開合作,打造共建共融共享的鄉村創業生態,引導培育更多的時代青年和新型農人到鄉村創業,實現了“高校雙創資源”與“農村鄉創需求”的精準對接。
學校與新區鄉創平臺共建產教融合產業園區,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大力開展引企入園,圍繞農村直播電商、數字經濟、智慧客服等新興行業,以專業對接產業,導入與新區重點產業布局相適應的學科體系與產教融合新業態。聚合政、校、園、企多元主體資源,擴大學校直播電商等產業學院的社會“朋友圈”,推動區域性實訓基地建設,形成園區新興產業聚集,構建政產學研協同發展新格局。
青島黃海學院秉持“知行合一”校訓,構建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的“理實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深入服務地方人才振興。學校堅持需求導向,圍繞農村專業人才隊伍、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的建設需要,不斷完善專業布局,重塑教學課程和評價指標體系,設置鄉村振興相關領域微專業。與新區統戰部聯合舉辦面向鄉村企業家、新階層人士和黨外知識分子的讀書分享會,傳承紅色教育、汲取實踐經驗,增強對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實施鄉村教師培訓計劃、大學生鄉村志愿行動,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向農村流動。運用線上線下結合模式,邀請相關專家教授,引導群眾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學校引入ESB創新創業培訓項目,開展創業導師訓練營活動,面向各鎮街鄉創中心、眾創空間、孵化基地等實施創新創業培訓,ESB“翻轉課堂”采用案例式、項目式、啟發式等實踐教學方法,把新型創業理念方法送到鄉村一線、送到田間地頭。
鏈接:http://m.jyb.cn/rmtzcg/xwy/wzxw/202110/t20211022_630195_w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