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 特約通訊員 李鎮江)近年,我國跨境電商行業不斷發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面對用人市場的需求,青島黃海學院搭建產教融合平臺、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改革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為應用型高校建設提供了產教融合方案。
“產教融合落地難,課程教學與企業需求脫節,學生缺乏實訓課程與平臺實戰歷練。”在青島黃海學院副校長梁忠環看來,目前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存在諸多不足之處。為了打通人才“成長鏈條”,青島黃海學院構建了國際商學院+數字經濟創新創業園“院園合一”的協同育人機制,形成互融共生的校企共同體;在“院園合一”機制下建設跨境電商工作室,將跨境電商企業工作任務作為教學任務,引入企業教師參與課程建設,增強課程建設和課程教學的實效性,課程設置與企業真實崗位需求脫節問題迎刃而解。為解決學生實訓課程與平臺實戰歷練的問題,學校通過建立以崗位技能為主的課程體系,讓師生“做項目”,從而促進學業與產業、創業的融合,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在電商人才培養上,青島黃海學院堅持探索創新。2009年,學校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共建阿里商學院,引進24家青島本土電商企業進駐基地,全面開展校企共育、課崗融替、工學交替的工作室制改革;第二階段,建立“院園合一”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成立“青島西海岸大學生網上創業園”,構建國際電子商務學院與西海岸大學生網上創業園“院園合一”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第三階段,深化工作室制人才培養。建設跨境電商中小微企業聚集的孵化園區,推進“院園合一”的跨境電商工作室制人才培養,強化教、學、做的基層實體組織——師生同創、企生共創、學生自創跨境電商工作室。
“上百個跨境電商工作室組成的項目化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團隊,在青島黃海學院各專業得到有效推廣和有效實施,帶動全校各專業建立200多個工作室,8100多師生受益,得到了師生和社會的廣泛認同。政校企聯系更加緊密,越來越多的企業也萌發了從源頭處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的想法,未來校企雙方將進一步實現資源有機結合和優化配置。”梁忠環介紹。
鏈接: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108/t20210818_61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