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限定時間30秒內單搖跳繩,您覺得自己一口氣能跳多少個?近日,由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主辦的中國首屆大學生跳繩聯賽上,由17名師生組成的青島黃海學院“繩”采飛揚跳繩隊,一舉捧回了團隊和個人在多個項目的冠軍。記者了解到,這支隊伍是臨近參賽一個月前才組建起來,其中一名隊員甚至創下過吉尼斯世界紀錄,在“枯燥”的跳繩中找到了運動的快樂。
賽前“臨時組隊”開啟集訓
噔噔蹬蹬……在一段50秒的視頻中,一名小伙子低頭彎下腰,隨著裁判員的一聲哨令,手中舞動跳繩上下翻飛,左右腳快速而密集輪換。除了聽到腳尖點地的節奏聲,看到快速翻動的手腕,速度快到幾乎看不清上下翻飛的繩子。視頻中的參賽小伙叫王世森,來自青島黃海學院大數據學院,也是學校參加大學生跳繩聯賽的隊長。首屆大學生跳繩聯賽線上舉行,王世森把獲獎的消息推送到群里,讓隊內老師和隊員感覺興奮不已。
記者從青島黃海學院了解到,在中國首屆大學生跳繩聯賽當中,青島黃海學院組織了一支由15名學生組成的隊伍參賽。其中,在3分鐘10人長繩8字跳項目中一舉奪冠;30秒交互速度跳混合組榮獲第三名;30秒交互速度跳男子組榮獲第六名。而王世森憑借著出眾的速度耐力,斬獲男子組30秒單搖(單腳202個)與男子組3分鐘單搖(單腳1000個)個人項目雙料冠軍。
“大賽獲獎是團隊努力的結果,尤其能在團隊項目當中獲得冠軍,對于團隊而言確實非常激動。”王世森告訴記者,這支隊伍是賽前臨時組建,除了他是專業跳繩運動員,有十年練習跳繩和參賽經驗外,其他多數成員未經過專業訓練,來自學校的瑜伽隊、荷球隊。當時,王世森正在操場上跳繩,恰好被學校彭博老師發現,才受邀加入正在備戰的隊伍。而這時候,距離大賽差不多剩下一個月,團隊成員跳繩水平也層次不齊,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進入集訓階段。
團隊中高手曾創吉尼斯紀錄
本次比賽有全國25個省、市的66所高校1100余名運動員報名參加。王世森告訴記者,由于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大賽采取線上提交視頻進行,有非常嚴格的視頻錄制要求,可謂一場高校跳繩高手的對決。包括體育教學部彭博、鄭少聰老師在內,臨時組建的“繩”采飛揚跳繩隊共17人。
“剛剛開始練習跳繩時,團隊成員就像一盤散沙。為了能夠完成一次跳躍,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顯然,對于一支準備參賽的隊伍而言,很難達到對于速度和協調的要求。眾人只能不停摸索配合方式,摸準團隊跳繩的節奏感,更是對在大賽獲獎心中沒底。尤其跳繩項目的“跑8字”項目,對于團隊的協調性和速度要求高,成員始終摸不到其中的竅門,三分鐘之內至少有七八次失誤。
團隊中唯一一個專業的王世森,自初中起練習就已有跳繩大賽的經驗,是全國跳繩一級裁判員、跳繩中級教練員。30秒單搖歷史最好成績是單腳216個,三分鐘單搖最好成績是單腳1036個。2019年,王世森以100次的成績成功刷新了“30秒內雙搖跳繩次數最多”項目吉尼斯世界紀錄。隊長一職自然落在他肩上,也指導著團隊成員訓練,跟著團隊成員一起備戰,憧憬著能夠快速提升團隊成績。
臨近截止時間團隊突開竅
王世森深知跳繩“枯燥”,作為競速項目的跳繩運動,更在速度與耐力之間進行比拼。此前,王世森備戰其他大賽鍛煉時,一般要連續跳3000個來熱身。他說,練習跳繩沒有捷徑可言,唯有對著鏡子不斷進行練習,直至形成固定的肌肉記憶。他自身屬于內向性格,十年來形成了跳繩愛好。為了能夠跳出好成績,腳上也是磨得一層一層掉皮。如今,面對一支剛剛組建的隊伍,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水平,無疑是擺在面前的頭等大事。
“全國高校之間進行比拼,其中有數不盡的跳繩高手,我們心里本身也有些打怵。”王世森告訴記者,那段時間大家都會擠出時間,聚在一起研究跳繩的戰略戰術,尋找團隊中最佳的配合方式,盡可能將速度和耐力都提升上去。可是,越是臨近大賽的截止日期,團隊失誤率依然居高不下,使得整個團隊心里非常著急,只能反復地加班加點沖刺練習,不想因為自己在大賽當中掉鏈子。
為了能夠跳出高質量的跳繩,團隊基本每天都在錄制視頻,而王世森參加的個人項目,一天也得錄制七八遍視頻,卻始終難以發揮出理想的水平。值得慶幸的是,在夜以繼日的不斷練習中,大家的默契度也不斷提升,尤其到了還剩下四五天時,團隊成員似乎開竅了,失誤率越來越低,節奏感也越來越強。最后錄制參賽視頻時,團隊項目的速度上來了,一口氣跑完“8字”僅失誤了三次。
跳繩中找到屬于運動的快樂
對于團隊的每一個人而言,在跳繩當中找到了運動的快樂。在青島黃海學院老師看來,這些孩子們勇于突破自己,無懼挑戰,遇挫不氣餒,一次又一次地向新的目標進發,用實際行動體現了堅毅品質和拼搏精神。以性格內向的王世森為例,初中時因機緣巧合被從人群中發掘,也開啟了他的運動生涯的新大陸,從區賽到省賽,從國賽再到國際舞臺,跳出了運動的精彩。2014年時,他還代表國家征戰亞洲跳繩錦標賽獲得季軍。“通過練習跳繩及參加大賽,收獲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覺得這是最大的幸福。
“跳繩本身是枯燥無味的,可當身邊出現很多人一起跳,也就變得非常有意思了。”王世森告訴記者,這次參賽的成員都是零零后,平時聚在一起練習時,各種網絡用語滿天飛,使得團隊的氛圍非常歡樂。尤其備戰本次大賽的最后階段,他們會聚在一起互相加油,每天都會感覺斗志滿滿。王世森心底也有個期待,希望更多人參與進跳繩運動。“跳繩運動沒有場地限制,只要有一根跳繩就可以了。”但對于訓練自身協調性和耐力作用明顯。如今,學校已經成立了跳繩協會,由王世森擔任協會的會長,在校園內普及跳繩運動,也為此后的跳繩大賽發現和培養人才。
新聞來源:http://news.bandao.cn/a/58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