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大眾日報】28年薪火傳承的追“鋒”人

          2024-03-13 3198 作者: 來源:大眾日報

           □ 本報記者 張忠德    本報通訊員 李鎮江

            3月4日,青島黃海學院“學雷鋒”教育實踐活動啟動,校園“小黃鋒”志愿服務隊大學生集體在學院“雷鋒紀念館”前廳的雷鋒塑像前宣誓。建校28年來,類似的儀式每年都有。

            每年的學雷鋒月,黃海學院的校園里總有一群人格外忙碌。雷鋒報告會現場他們靜靜聆聽,雷鋒紀念館里他們認真講解,學雷鋒啟動儀式上他們齊聲宣誓……他們有著不同的年齡,來自不同的領域,卻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追“鋒”人。

            早在1996年建校之初,從小深受雷鋒精神影響的黃海學院董事長劉常青就提出,“要以雷鋒為榜樣,抓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1998年,他邀請雷鋒班第四任班長曲建文到校為師生作雷鋒精神報告,雷鋒精神的種子就此在黃海學院生根發芽。

            除了個人情懷,第一批黃海學院畢業生的經歷,讓劉常青“以雷鋒為榜樣”的信念更加堅定。當時,那批畢業生到一家知名國企去應試時,他們的精神風貌和言行舉止展現了“別樣的”風采。主持面試的負責人了解到這批應試者中大多是在校的學雷鋒積極分子,當即拍板,這批學生免試錄用!“通過這件事,說明我們的社會認可雷鋒,需要雷鋒。要為國家培養有用人才,就應該用雷鋒精神為青年學子培根鑄魂,用雷鋒精神興校育人。”劉常青回憶說。

            此后,黃海學院與雷鋒精神的緣分愈發厚實。雷鋒班第一任班長張興吉、第二任班長龐春學、第四任班長曲建文等來到黃海學院,以各種形式為學子們講述雷鋒的故事。雷鋒班第21任班長李桂臣還正式入職學校,任雷鋒紀念館館長。

            2012年,黃海學院投資100多萬元,建成了國內高校第一個雷鋒紀念館,形成雷鋒紀念館、雷鋒塑像、雷鋒講壇和《雷鋒》雜志工作站“四位一體”的學雷鋒實踐教育基地。2021年,學院又充分利用虛擬仿真技術,投資300萬元,建成了包含思政教育VR實踐教學中心、紅色文化VR互動體驗館、3D紅色影院等教育場館的新時代紅色文化實踐教育基地,讓包括雷鋒精神在內的紅色基因傳承更具深度和溫度。

            28年來,尋找身邊的雷鋒、“校園雷鋒十百千”創建工程和“小黃鋒”志愿服務等形式多樣的常態化學雷鋒活動化為黃海學院師生的日常。被雷鋒精神浸潤影響的一代代黃海學院追“鋒”人,累計已有10余萬人,涌現出失去雙臂的書畫家勵志典型劉仕春、勇抱燃燒煤氣罐的劉名利、熱心幫助失明老人的陳松、孝老助殘典型鮑晴晴、斬斷青絲馳援武漢的90后女護士何瑞星等追“鋒”人代表。

            為讓雷鋒精神在更廣范圍內得到弘揚,黃海學院學雷鋒實踐教育基地堅持面向社會免費開放,截至目前,已累計接待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及周邊社區群眾等參觀者16萬余人次,很好地發揮了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成為當地思想政治學習的園地和群眾教育實踐活動陣地。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十幾所學校和單位在此掛牌成立素質教育實踐、紅色教育、廉政教育或志愿服務基地。學校《雷鋒的人生觀》課程已上線國家在線課程共享平臺,已對河北大學和貴州大學等17所高校12500名學生展開線上教學,累計互動約12.64萬人次。

            截至目前,黃海學院被確立為中國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和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等10余項社會教育基地,獲得全國學雷鋒基地先進單位和教育部重點課題優秀成果學校等榮譽20余項。

            鏈接:http://dzrb.dzng.com/paper/paperShare/id/838528

          久久精品亚洲